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审计署审计长:09年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规模较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快讯: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作2009年度审计报告时说,抽查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

    新华社快讯:审计发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段截至2009年5月,已签订36亿多元施工合同中近80%未按规定招标。

    新华社快讯:刘家义说,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已追缴或归还资金941.16亿元,有790多人被追究责任,还根据审计建议完善了1700多项制度规定。

    新华社快讯:2009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规模较大,审计调查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

审计署公布56部门单位2009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张晓松)审计署23日发布2010年第19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布了56个部门单位2009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

    这56个部门单位是: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气象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档案局、国家信访局、国家粮食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测绘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文物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光明日报社、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审计署自2003年起通过其官方网站不定期发布审计结果公告,此前已先后公布了32个部门单位2004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42个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49个部门单位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49个部门单位2007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54个部门单位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

    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3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了关于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审计报告首次披露地方债务问题
已发现地方债务高达近2.8万亿元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周婷玉、邹声文、周英峰)我国审计部门23日首次披露了备受社会关注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通过审计调查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这些地方的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2.79万亿元。

    根据法律规定,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3日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报告了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引人关注的是,他在报告中详细披露了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审计情况。

    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但实际上地方政府性债务却十分常见。近年来,随着中国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逐步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以及举债、用债和偿债等方面的制度,并积极采取措施化解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负债等历史债务。

    但由于地方财政和政府性债务管理还不够严格和规范,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时间长,总体规模大,历史遗留债务负担仍比较重。近年来,一些人士已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表示担忧。刘家义在审计报告中披露的情况进一步表明,这种担忧绝非多余。

    审计部门发现,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规模较大,特别是2009年的地方债务增长迅速。在审计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的2.79万亿元政府性债务中,2009年以前形成的债务余额为1.75万亿元,当年新增1.04万亿元。在这些新增债务中,仅有8.92%用于中央扩内需新增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还有相当部分用于建设2008年前已开工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

    审计还发现各地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性债务平均占本级债务余额的一半以上。所审计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共有各级融资平台公司307家,其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45万亿元,分别占省、市、县本级政府性债务总额的44.07%、71.36%和78.05%。

    刘家义向出席会议的170多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坦承,“部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

    根据今年的审计报告,所审计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地方政府性债务中,政府负有直接偿债责任、担保责任及兜底责任的债务分别为1.8万亿元、0.33万亿元和0.66万亿元,分别占债务总额的64.52%、11.83%和23.65%。

    刘家义就此分析说:“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省、市本级和西部地区债务风险较为集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本级超过100%,最高的达364.77%。从偿债资金来源看,2009年这些地区通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2745.46亿元,占其全部还本付息额的47.97%,财政资金偿债能力不足。”

    让人欣慰的是,审计调查地区的政府性债务有96%用于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等公益性项目。刘家义说,这“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作为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对各地政府性债务问题表达了高度关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23日代表财经经济委员会向常委会会议报告2009年中央决算审查结果时明确提出:要严格政府债务管理,科学界定政府债务口径,核实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政府债务情况;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应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并报同级人大审批;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清理整合融资平台公司,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体制,建立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政府债务偿还机制,落实偿债责任,逐步清理化解存量债务,严格控制债务规模,防范财政风险。

    “要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重点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和担保承诺行为,坚决制止以财政性收入等违规担保承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促进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当天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对地方债务问题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刘家义表示,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了整改措施,正在研究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审计发现:一些政策性金融机构违规操作
或超范围经营涉及金额203亿余元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周婷玉、陈菲)全国人大常委会23日审议的关于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显示,一些政策性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或超范围经营问题比较突出,涉及金额共计203.01亿元。

    如2006年4月至2007年6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乌兰浩特市支行在已取得该市第三粮库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的情况下,仍依据企业伪造的财务报表,向其发放粮食收购贷款2.85亿元,最终造成8236万元贷款损失。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3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审计报告时指出,对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审计结果表明,这些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注重深化改革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保持了资产质量的持续稳定。但审计同时发现,一些政策性金融机构近年来大力发展商业性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策性业务的深入开展,部分政策性信贷支持未能完全落到实处。

    审计报告指出,跟踪审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2009年新增贷款的结构和投向发现,部分新增贷款结构不尽合理,主要是中长期贷款占比高、房地产贷款业务增长快、对农业和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还有部分贷款的投向不符合规定。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关金融机构认真整改,截至2010年3月底,中国农业银行已整改90项问题,整改完成率为93.75%,处理责任人员263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收回贷款7.03亿元,资产保全38.67亿元,处理责任人员463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制定和完善了82项制度;商业银行制定了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的措施,2010年1季度对农业和小企业的贷款增幅明显。

审计发现:6.29万户不符合条件家庭获3.3亿元生活补助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周婷玉、周英峰)今年的审计报告显示,有194个区县向不符合条件的6.29万户家庭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补助3.3亿元。

    其中,向1.19万户登记拥有个人企业、车辆或2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发放7376.65万元;9个城市向705户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86.89万元、分配廉租住房74套。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3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关于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时,报告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资金等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工程审计情况。

    他说,2009年,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财政收入增幅减缓的情况下,各级财政仍大幅度增加民生投入,着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生产生活水平,相关地区收到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比上年增长21.02%,各级财政筹集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分别比上年增长25.58%和61.50%,对扩大内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审计情况看,上述政策执行和资金管理中还存在以下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部分政策在执行中存在偏差,影响相关政策目标的实现。按规定,中央财政新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80%以上应集中用于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但2007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新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分配至全国农业主产区的比例分别为69.98%、76.97%和78.72%,其中分配至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比例分别仅为61.84%、65.19%和69.12%。

    二是部分项目进展缓慢,有的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审计调查发现,有些地方简单按人口数量或行政区域平均分配资金,有的地方性工作计划与中央下达的年度计划未能有效衔接,加之普遍存在的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问题,影响到一些项目的实施进度。抽查19个省市的448个新建廉租住房和10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截至2009年底,分别仅完成计划投资额的41%和42%,其中225个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落实率平均为44%;抽查19个省区的103个县,2006年至2008年计划内还有123.3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未解决,占计划的15.79%;抽查18个省区的156个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有60个未能发挥预期效益,占38%。

    三是部分项目管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后续管理尚需加强。随着廉租住房大批建成并逐步投入使用,一些地区出现了租金收取难、日常管理维护难和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住户退出难等现象,不利于形成廉租住房入住和退出的良性循环机制。抽查的1181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均未落实所有权,工程运营和后续维护前景堪忧,有的已建成工程存在供水水质合格率偏低、运营成本偏高、管理维护不到位和工程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审计还发现套取、滞留、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等问题7.14亿元,其中:涉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57亿元、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资金3.06亿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0.51亿元。

    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资金审计反映的问题,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派出督导组前往19个省区市督促整改;针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关地方进行了集中清理和核实,已归还被挤占资金824.98万元。

审计发现:近684亿元土地专项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
部分地方违法违规用地较突出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周婷玉、周英峰)今年的审计发现,11个省区应征未征土地出让金等收入381.81亿元,未将683.99亿元土地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3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审计报告时指出,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普遍实行了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了土地规划、审批和执法监察等制度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好效果。但对18个省区的节能减排资金和11个省区的土地专项资金的审计发现,政策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不够严格和规范”就是其中之一。

    审计结果显示,16个省区滞留、闲置节能减排资金9.67亿元;还有20个省区挤占、挪用和套取土地专项资金77.85亿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2.82亿元,主要用于公共工程建设和弥补公用经费等。

    同时,审计发现,部分地方违法违规用地问题仍较突出。重点检查的13个城市有10.19万亩土地存在未批先用、违规出让和擅自改变用途等问题,其中7个市的用地单位未批先用土地3.18万亩,包括0.72万亩耕地和0.27万亩基本农田。

    审计还发现,部分地区节能减排项目建设进展较慢。抽查的18个省区中,有两个省2007年至2009年实施的十大节能工程项目,仅完成计划的69%;至2009年底,6个省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15个省区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和垃圾处理场项目仅完成“十一五”规划要求的28%、62%和41%。

    针对审计指出的问题,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各地制定和完善了48项制度,已追缴、拨付和归还专项资金209.19亿元,收回土地或补办用地审批手续4.31万亩,并给予40名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

 
 
 相关链接
· 河南省:加大资源环境审计力度 促进可持续发展
· 北京公共机构和大型公共建筑将实行能源审计制度
· 山西加大对涉农资金审计监督力度整改工作取成效
· 审计发现个别地方将数以亿计税收等擅自返还企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