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崔静、璩静)全国政协常委杨健23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代表台盟中央发言时建议,我国应创新发展住房保障体系,适度扩大住房保障范围,以租为主解决“夹心层”住房困难。
杨健说,台盟中央在调研中发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镇住房保障需求人群激增。约占城镇住房需求总人数20%左右的新生代城镇居民、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务工常住农民等群体,其住房困难缺乏公共福利政策的支持和照顾,更是成为被住房保障制度忽视的“夹心层”。
“建议中央制订科学全面解决住房问题的系统方案,明确解决普通群众住房问题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公共财政政策。”杨健说。
台盟中央通过调研了解到,重庆市从2003年开始即先后建立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农民工公寓等五种保障方式,今年又立足“让城乡老百姓都有房子住”,着手开展50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形成了“5+1”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体系,在解决城镇“夹心层人群”的住房困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杨健认为,从重庆市的实践来看,以“租”为主、扩大住房保障范围是解决城镇“夹心层人群”住房困难的一个重要手段。他建议,按照《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精神,可加快建设一批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持有产权的“公有”住房,供中低收入群众租赁居住。
他认为,在国家总体原则指导下,应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模式。可选择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开展试点,如将公共租赁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项目范围给予补贴,对地方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贷款给予中央财政贴息,试行启动社保资金、住房公积金等保障性资金投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等。
在筹集住房保障资金方面,杨健建议在保持公共财政投入逐年增长的同时,鼓励民间资本投向住房保障。此外,可以通过尽快开征房产税、税收所得主要用于住房保障,或尝试发行住房建设公债和住房福利彩票、向社会募集住房保障资金等方式,多管齐下筹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