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祁连山高寒牧区30年间输出18万只优质细毛种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6月24日电(记者郭刚 聂建江)“自1980年培育成功以来,30年来累计有18万只优质甘肃高山细毛种羊向青海、宁夏、陕西等10余个省区的86个县市区输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晁德林自豪地说,“目前,我们这里集绵羊育种、繁育、技术推广与生产于一体的种畜场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接近国际水平了。”

    在甘肃和青海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19.8万亩的高寒牧区草长蝶飞,郁郁葱葱。记者在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看到,成群、成片的甘肃高山细毛羊正在广袤的草原饲料基地上食草、休憩。这片平均海拔超过2600米的草原业已成为当地细毛羊生存的“天堂”。

    晁德林说,经过30年的培育繁殖、杂交改良和选育提高,目前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繁育的优质高山细毛羊的羊毛整体细度均匀,其细度相当于一根头发的1%,以66支为主,完全符合国内外毛纺市场对羊毛品质的要求,市场前景看好。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在海拔2600米至3500米的祁连山高寒牧区育成的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目前已形成了年存栏1.85万至2万只、年均向市场提供6500只优质细毛羊和年生产65吨至70吨优质羊毛的能力。

    “为了合理利用草原,我们在高山细毛羊的饲养管理上采用了‘放牧+补饲’的方式。”晁德林介绍说,每年补饲、圈养时间是10月到第二年5月。在每年5月至10月的放牧期内,采取畜种分群、公母分群、大小分群的办法,在核心草原、边缘草原、过渡地带进行循环放牧。

    “这种方式有利于草原的休养生息与管护,在专业技术方面也符合绵羊育种的技术要求。作为优良的地方品种,我们会在合理的草原利用模式下,把‘甘肃高山细毛羊’这一品牌继续做大做强。”晁德林说。

 
 
 相关链接
· 20多名人大代表:保护祁连山治理黑河刻不容缓
·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施“科技兴区”取得丰硕成果
· 安国锋代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