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丹中通过参与世博会加速扩大文化交流”
——访丹麦王储腓特烈
新华社哥本哈根6月27日电(记者 杨敬忠)丹麦王储腓特烈27日启程前往上海出席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日”活动。临行前,他在丹麦王宫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他说:“无论是上海世博会本身,还是丹麦馆的展出,目前都非常成功。我希望,丹麦和中国通过参与世博会加速扩大文化交流。”
腓特烈王储说,丹麦展馆在世博会上的成功超出了他的预期,他为此感到高兴和骄傲。丹麦展馆的成功不只限于文化方面——丹麦在低碳环保和清洁能源领域更是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据报道,目前上海世博会丹麦展馆每天要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是世博园区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截至6月5日,参观丹麦国家馆的游客已经超过100万人次。为了上海世博会,丹麦特意将国宝“小美人鱼”铜像从哥本哈根运到了上海。这也是“小美人鱼”自诞生以来首次出国远行。
谈到丹麦送“小美人鱼”铜像到上海参展世博会的决定,腓特烈王储说:“我认为这是一个聪明的、积极的好主意。”
“每一个中国的男孩和女孩,从他们刚上小学的时候起就知道安徒生。安徒生的童话赋予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快乐美好的童年。文化的力量是伟大的,精神的愉悦是至高无上的。所以,我认为,把‘小美人鱼’送到上海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小美人鱼”铜像是丹麦雕塑家埃里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用青铜浇铸的,于1913年8月23日落成,被丹麦人民视为国宝。这次,“小美人鱼”铜像满载着丹麦人民的深情厚谊,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展示了丹麦政府和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高度重视,表达了他们对丹中文化交流的热切期望。
腓特烈王储上次访华是在2008年,他出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参观了北京、青岛等地的奥运场馆,观看了赛事。他表示相信,上海世博会将同北京奥运会一样取得巨大成功,留给人深刻印象,是中国人民向世界人民奉献的又一个奇迹。
这次去上海是王储殿下第一次造访这座美丽城市。他说,这次访问行程非常紧凑,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参观众多的场馆,但是,中国国家馆将是他参加“丹麦国家馆日”活动之后第一个想看和不能错过的国家馆。
腓特烈王储说:“在我的内心世界里,我认为打破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不同民族和文明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至关重要。通过交流,你可以感知不同文化,了解不同国家,包容不同文明。”
他指出,上海世博会给了丹麦一个向中国和世界展示自己的城市文明和绿色理念的绝佳舞台,也给了丹麦一个向中国和世界学习和交流的大好机会。丹麦和中国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积极进行更多的文化交流。
他最后强调:“我希望,我们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能传达到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和大街上的每一个人,并且这一进程能够越来越快。世博会就是扩大文化交流的一个高效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