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9日电(记者 贾立君)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监测显示,受6月份以来的高温少雨天气影响,目前其东北部林区火险等级为4至5级,且高火险等级将持续到7月中旬,今夏森林雷击火灾形势严峻。
气象监测表明,进入6月份以来,内蒙古大部地区气温与历史同期相比显著偏高3至5摄氏度,而降水与历史同期相比偏少二至九成。尤其是6月14日后,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使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显著降低,干旱快速发展,东北部林区的火险等级显著升高。预计当前到8月,呼伦贝尔市林区的降水将偏少20%左右、气温偏高1至2摄氏度;全区大部地区降水将集中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内蒙古林区火灾以雷击火灾为主,近几年呈多发趋势。气象分析认为,受6月份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内蒙古东北部林区目前火险等级为4至5级,而且副热带高压偏弱、北方大陆高压脊偏强,使局地“干雷暴”时有发生,高火险等级将持续到7月中旬,今夏森林雷击火灾形势严峻。
“‘干雷暴’就是‘干打雷不下雨’的电闪雷鸣天气现象,是小范围内的短暂强对流天气。”呼伦贝尔市气象台副台长郭文说,内蒙古东北部原始森林区是干雷暴频发地区,特别是夏季气候干燥之时,雷击极易引发森林火情。
25日以来,大兴安岭呼伦贝尔市境内连续发生多起林区火情。据了解,大兴安岭林区每年的防火期为3月15日至6月15日,但因今年6月中旬以来当地持续高温干旱,最高气温一度保持在38摄氏度以上,为林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加之干雷暴频繁,致使火险等级急剧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