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希姆·施泰纳:21世纪的发展不应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新华社南京7月3日电(记者张展鹏、喻菲)在3日上午举行的上海世博会“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论坛上,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表示,中国过去三十多年间取得了非同寻常的发展,但是生态财富也有很大损失,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来说,二十一世纪的发展不应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阿希姆·施泰纳说,如今人们要意识到环境对经济的贡献不能仅仅按照传统GDP的方式来衡量,“不仅仅是看多少公里的路建成了,用了多少的水泥,建了多少房子,这些都是从传统角度来看的,我们还要看一看生态基础设施和经济是如何互动的。”
当今城市消耗了75%以上的世界资源,城市居民产出了60%到80%的温室气体。联合国在过去十年中做了许多能源方面的调查,包括调查气候变化情况、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现状等。结果显示,人们完全可以减少能耗,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甚至能减少80%以上,而不至于带来其他的经济问题,或者使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在二十一世纪最初阶段,我们已开始深刻怀疑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能持续。”阿希姆·施泰纳说,各国发展不应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方面的创新能够改变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尤其是城市发展的模式。
阿希姆·施泰纳展望说,在全世界都在谈论绿色经济时,中国也在讨论接下来的一个五年规划,在生态文明方面中国已经做了很多努力,“我希望看到中国这样一个愿景和志向得到实现,使中国将自己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型,最终也鼓励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