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宜昌7月10日电(记者刘紫凌、冯国栋)由于长江上游连续强降雨,10日上午,三峡入库和出库流量均突破30000立方米/秒,入库流量达到36000立方米/秒。根据长江防总最新的调度令,三峡大坝已于12时起控制出库流量,发挥防洪作用。
近日来,长江上游的乌江流域和重庆至万县间连降暴雨。9日上午8时至10日上午8时,三峡入库流量在24小时内增加10000立方米/秒,由26000立方米/秒陡增到36000立方米/秒。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预测,预计流量为39000立方米/秒的洪峰将于11日到达大坝。
10日4时,三峡出库流量一度达到30100立方米/秒,随后略有下降,控制在3万立方米/秒以内,上午10时,出库流量达到30200立方米/秒,坝前水位达到145.92米,较之9日略有上升。
为减轻长江下游防洪压力,按照长江防总调度令,三峡大坝发挥拦蓄洪水作用,10日12时起,三峡出库流量控制在32000立方米/秒以内。
根据气象预测,10日至13日,长江沿江地区还将出现较强降雨,国家防总、长江防总要求加强三峡水库的调度,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
三峡大坝今年入汛以来首次泄洪
新华社宜昌7月10日电(记者刘紫凌 冯国栋)因近日长江上游连降暴雨,10日8时,三峡大坝迎来流量高达36000立方米/秒的洪水。截至12时,大坝共开启1个排漂孔和3个泄洪深孔,以下泄漂浮物和部分洪水。这是三峡大坝今年入汛来首次泄洪。
此前在6月下旬,因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和两湖水系干支流水位猛涨,防汛抗洪形势严峻。当时按照长江防总的调度令,位于长江中上游接合部的三峡工程于6月20日起发挥了今年入汛以来的首次滞洪调度作用。至6月27日,大坝拦蓄了近25亿立方米上游来水,坝前水位也由20日的145米左右抬高至近150米。
在本次洪水到来之前,大坝6月下旬拦截的洪水已通过三峡电站的26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平稳出库,做到了对洪水的科学利用。至7月10日零时,三峡坝前的水位已从6月27日零时的149.8米回落至防汛控制水位145米附近,为防洪腾出库容。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预测,预计流量为39000立方米/秒的洪峰将于11日到达大坝。为减轻长江下游防洪压力,按照长江防总的最新调度令,三峡大坝在泄洪的同时,利用库容再次发挥滞洪调度作用,自10日12时起,大坝下泄流量控制在32000立方米/秒以内,以拦蓄部分洪水,三峡坝前水位开始有所抬升。
目前,三峡电站的26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正按目前水头的最大发电能力满负荷运行,消化了大部分泄洪任务,另有漂浮物和部分洪水则通过排漂孔和泄洪深孔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