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 姚润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日通报,受近日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嘉陵江支流渠江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长江上游干流出现1987年以来最大洪峰流量,三峡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汉江上游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丹江口水库出现今年最大入库洪水。淮河上游发生超警洪水,太湖继续维持高水位。

7月20日上午,三峡大坝开启9个深孔泄洪,下泄流量控制在4万立方米/秒。7月20日8时,三峡迎来建成后的首次特大洪峰,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刷新了1998年以来通过宜昌的最大峰值记录。为保证通航安全,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已于19日11时停航,这是今年以来三峡船闸南北线首次同时停航。与此同时,载货汽车滚装船翻坝转运工作正式启动。长江三峡通
嘉陵江支流渠江罗渡溪水文站20日零时洪峰水位227.53米,超过保证水位5.53米,为1953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嘉陵江干流北碚水文站20日2时15分洪峰水位198.32米,超过警戒水位3.82米。
长江上游干流寸滩水文站19日21时洪峰水位185.06米,超过保证水位1.56米,最大流量64900立方米每秒,为1987 年以来最大洪峰流量;三峡水库20日8时库水位涨至149.81米,超过汛限水位4.81米,入库流量70000立方米每秒,已接近洪峰,为建库以来最大洪水,相应出库流量41400立方米每秒,削峰洪峰达28600立方米每秒。
长江中游支流汉江上游干流白河水文站19日出现洪峰,超过保证水位0.21米;丹江口水库19日20时最大入库流量27500立方米每秒,为今年以来最大入库流量,相应出库流量1900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达25600立方米每秒。
长江中下游干流荆江河段水位缓涨,汉口至大通河段维持高水位,仅九江、大通、洞庭湖及鄱阳湖水位超警。20日8时,沙市、汉口水文站水位分别低于警戒水位0.94米、0.58米,九江、大通、城陵矶及湖口水文站水位分别超过警戒水位0.51米、0.01米 、0.01米、0.56米 。
20日8时,淮河上游干流王家坝水文站水位涨至28.10米,超过警戒水位0.60米,为今年以来首次超警洪水;太湖平均水位3.75米,超过警戒水位0.25米,太湖周边河网地区有15个水文站水位超警,超警幅度为0.01至0 .47米。
据了解,今年第3号热带风暴“灿都”于19日20时在南海海面上生成,20日8时中心位于广东阳江东南约68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预计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将略有加强,逐渐向广东西部至海南东部一带沿海靠近。东海热带低压20日8时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南方大约260公里的东海海面上,最大风力7级,预计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向浙江北部到江苏南部一带沿海靠近,并有可能于白天在这一带近海北上。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20日主持召开防汛会商会时强调,长江沿线各省要重点加强长江干堤和连江支堤的巡查防守,长江防总和太湖防总要切实做好流域防洪调度工作,珠江、太湖和浙闽沿海各省要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地方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支持,在防汛物资和防汛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充分发挥派往一线的工作组和专家组的作用。目前,长江流域各省投入抗洪抢险的总人数已达63万人。
三峡迎来7万立方米/秒特大洪峰 规模超1998年洪水
新华社宜昌7月20日电(记者刘紫凌、冯国栋、吴植)20日8时,三峡工程迎来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的大规模洪峰,刷新了1998年以来通过宜昌的最大峰值记录,这也是三峡去年基本建成之后迎来的第一次特大洪水。
为减轻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三峡工程积极发挥削峰、错峰作用,避免此次洪峰和下游洪水叠加在一起给下游造成安全威胁。洪水经由三峡大坝拦截后,出库流量减少到4万立方米/秒,相当于三峡工程利用防汛库容拦截了3万立方米/秒的流量。
19日,洪峰突破5万立方米/秒和6万立方米/秒两大关口。由于拦蓄洪水,三峡水库水位上涨迅速,连续攀高。19日8时至20日8时,三峡坝前水位由146.93米抬升至149.81米,24小时内上涨了近3米,平均每8小时上涨1米,拦水约15亿立方米,有效缓解特大洪峰对中下游河道的冲击。
目前三峡工程已启动相应预案,为保护船闸免遭特大洪水侵袭,按调度规程要求,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已于19日11时停航。三峡专用公路19日15时正式对载货汽车开放。
20日8时三峡迎来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的特大洪峰
新华社宜昌7月20日电(记者刘紫凌 冯国栋)20日8时,三峡迎来了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的特大洪峰。为保证通航安全,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已于19日11时停航,这是今年以来三峡船闸南北线首次同时停航。与此同时,载货汽车滚装船翻坝转运工作正式启动。

7月20日8时,三峡迎来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的特大洪峰。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目前三峡船闸已下放闸首的事故检修门、叠梁门,以阻挡上游来水,保护船闸设备设施安全。葛洲坝1号船闸已于18日停航,但2、3号船闸目前仍在运行中,用于运送进出黄柏河的船舶。据悉,葛洲坝2、3号船闸停航标准是葛洲坝入库流量即三峡出库流量达6万立方米/秒。目前三峡出库流量维持在4万立方米/秒左右。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通过因特网、GPS船载终端、水上信息台等滚动发送的形式,及时把水位水情通知到每一艘船舶,提醒待闸船舶做好值班及缆绳松放工作,并安排大马力救助船严阵以待。
19日15时,三峡专用公路正式对载货汽车开放,载货汽车滚装船翻坝转运工作顺利启动。据了解,这是为解决高洪水位下货物及时过坝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根据规定,当三峡大坝出库达3.5万立方米/秒以上时,启动三峡工程应急翻坝转运。此次应急翻坝转运是变“水陆水”翻坝为“水陆”翻坝运输,即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之间水域滚装船停航,全部过坝货运车辆走陆运下行至大坝下游宜昌或上行至大坝上游秭归等地,待到三峡大坝出库流量低于3.5万立方米/秒以下,将恢复正常“水陆水”翻坝转运。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表示,当三峡入库流量小于4.5万立方米/秒时,三峡船闸将复航。

7月19日20时,三峡水库迎来峰值69000立方米/秒的洪水,三峡大坝开启8个泄洪深孔和2个排漂孔泄洪。新华社发(夏林 摄)
三峡工程建成后首次大规模洪峰将于20日8时到坝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受持续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响,川藏公路西藏境内断通,部分进出拉萨的列车将会晚点,晚点最长时间超过30小时。同时,三峡工程建成后的首次大规模洪峰将于20日8时到坝,洪水峰值接近70000立方米/秒。
西藏:川藏公路断通 进出拉萨列车受影响
记者19日下午从西藏自治区交通厅获悉,近几天的持续降水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川藏公路西藏境内断通,预计28日前后恢复通车。同时,受襄渝线强降水影响,部分进出拉萨的列车将会晚点,晚点最长时间超过30小时。 >>>详细阅读
长江上游来水直逼6万立方米/秒 三峡迎最大洪峰
新华社宜昌7月19日电(记者刘紫凌 冯国栋)19日8时,三峡上游来水流量增至58000立方米/秒,直逼6万立方米/秒大关,再创今年入汛新高。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积极迎战建库以来最大洪峰,目前正按长江防总最新调度令,从19日10时起,再度加大泄洪力度,将出库流量调高到4万立方米/秒,并将持续到当日15时。
受岷沱江、嘉陵江持续强降水影响,长江上游干支流继续保持上涨。三峡上游来水流量不断攀高,流量于18日8时首破3万立方米/秒,当天20时一度突破4万立方米/秒,19日2时再次攀高突破5万立方米/秒。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