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写在人民币汇改五周年之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写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五周年之际

图表:人民币汇改回眸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 安蓓、王亚光)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五周年。这一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802。相对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22%。

    7月21日,亦是今年央行重申汇改后首个交易日的“满月”之日。一个月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有升有降,双向浮动趋势明显。

    五年间,汇改走过了怎样的历程?汇改对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重申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方向如何?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断完善

    央行于今年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前,纺织服装企业苏州恒润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俞敏就有所预期,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通过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等方式预先锁定汇率风险。

    此次重申汇改,央行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2005年7月建立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根据中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作出的正确选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的既定政策。此次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仍是这一方针的继续。”

    时光回溯至2005年7月21日,当天晚间19时,央行发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由此拉开完善汇改的大幕。

    “2005年以来的汇率机制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中国通过可控的渐进式的自主升值,使国际收支失衡情况有所缓解,在微观层次上推动了企业的转型调整,并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的努力。”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

    2005年完善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以我为主有序推进,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框架和内涵不断得以完善,动态趋向合理均衡汇率水平的机制逐步形成,汇率定价更加依照市场供求关系,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不断完善。

    --汇改启动两个月后,央行宣布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从原来的1.5%扩大到3%。

    --2006年初,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改进为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计算得出。

    --2007年5月,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

    其间,外汇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外汇市场日趋活跃,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碎步”升值,相继于2006年5月“破8”,2008年4月“破7”。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和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在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时,中国适当收窄人民币波动幅度、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在稳定外需、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同时,也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作出巨大贡献。

    步入2010年,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经济发展已从“最困难”之年步入“最复杂”之年,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为进一步推进汇率机制改革提供了有利契机。汇率机制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此外,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实现双向浮动,也是提高宏观调控主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助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这是继续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重大举措,更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实现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近日撰文如此评点。

    对经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重申汇改之后三天,央行宣布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扩展至包括浙江省在内的20个省区。位于嘉兴的敏实集团总裁助理柳武年密切关注着试点的推进。“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将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汇率影响。”

    五年间,汇率改革向纵深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在加速发展,给中国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带来深远影响。

    2008年11月,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剧之时,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奇瑞与泰国荣创公司签约,以组装生产方式登陆泰国市场。目前,奇瑞在俄罗斯、乌克兰、埃及、泰国、乌拉圭等14个国家已建成或正在建15个海外工厂。

    “在中国经济加速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汇率改革对于中国企业和百姓的经营和投资模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推动企业走出去、实现资产多元化配置,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挥巨大作用。”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所所长张燕生说。

    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进一步推进汇率机制改革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减少贸易不平衡和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有利的国际经贸环境。“符合中国长远和根本的核心利益。”

    转型中必有阵痛。小商品企业无锡泽华经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慧很担心汇率不稳定。“人民币升值波动加上劳动力成本上涨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现在时间周期长的单子都不敢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必然会影响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当前,人民币汇率首先要服务中国自身的经济运行需要,防止汇率短期内过度大幅波动,促使整个汇率机制改革平稳推进。从长期看,则要求企业主动调整,靠研发和技术创新向产业链高端转移。

    “不过,不要小看企业主动调整的能力。”巴曙松说。事实上,从2005年汇改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恶化前,我国出口年均增长23.4%,包括纺织、轻工在内的汇率敏感行业保持增长。

    对普通百姓来说,汇改则意味着口袋里的钱更加值钱。出国购物、旅游、留学,随着国民生活国际化趋势的深化,汇率已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继续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6月19日央行重申汇改以来,人民币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波动走势明显,对各主要货币走势则出现分化。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升值0.7%,对欧元和英镑则有所贬值。

    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李稻葵认为,现在人民币没有大幅升值的市场基础。未来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取决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如果美元继续数量扩张,美元对主要货币贬值,那美元对人民币同样有贬值压力。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计,考虑到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过去几个月人民币对欧元大幅升值,预计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幅度不会太快。“人民币汇率浮动将更重视一篮子货币的作用,并且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也将出现更多的双向波动,而不是像2005年至2008年间那样更倾向于单边升值走势。”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资本流动加剧,主要货币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大,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面临更大的挑战。

    张燕生说,从长远看,人民币汇率机制将坚持市场化方向,进一步有管理地放开,这需要相关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发展,还要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 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将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  

新闻背景:人民币汇改五周年大事记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 姚均芳、安蓓)7月21日是我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五周年。在这五年中,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框架和内涵不断得以完善,动态趋向合理均衡汇率水平的机制逐步形成,汇率定价更加依照市场供求关系,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不断完善。以下为人民币汇改五年来大事回顾:

    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次提高2%,为8.1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

    2005年9月23日,人民银行决定适当放宽人民币汇价交易幅度,扩大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从原来的上下1.5%扩大到上下3%,适度扩大了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汇价价差幅度,并取消了银行对客户挂牌的非美元货币的价差幅度限制。

    2006年1月4日,人民银行决定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同时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由此改进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8”。

    2007年5月18日,人民银行宣布自2007年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

    2008年9月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至2010年6月,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采取了人民币实质盯住美元的特殊汇率机制。

    2010年6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在2005年汇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人民银行重申汇改整月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明显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 安蓓、姚均芳)2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802,较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重申汇改后的首个交易日小幅升值近0.7%。重申汇改“满月”,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双向浮动趋势明显。

    7月21日也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五周年的日子。五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以我为主有序推进,总体上对中国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影响,为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计,相较于五年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22%。 >>>详细阅读

新华时评: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促进经济长远发展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记者 张旭东 王宇)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近两周。两周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双向浮动的特点十分明显,体现了本次汇改的总体方向。与此同时,中国这一主动举措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本次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意味着中国汇率政策结束了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特殊阶段,重回常态。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以我为主有序推进,总体上对我国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影响,为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预期效果。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人民银行重申汇改整月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明显
· 人民银行: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当前金融运行平稳
·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
·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外汇配套政策说明会召开
· 周小川谈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针、原则和影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