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看中国汽车发展之路——记第七届长春汽博会闭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22日   来源:新华社

从长春汽博会看中国汽车发展之路
——写在第七届长春汽博会闭幕之际

    新华社长春7月22日电(记者 张旭东、李凤双、褚晓亮)这是惊人的跨越——

    10年之前,中国汽车年产销量约200万辆,刚刚步入世界前十位,“10万元家轿”也仅停留在概念阶段;

    10年之后,中国汽车年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一举跃居全球首位,其中轿车去年达到创纪录的747.31万辆。

    2010年7月,人们将目光聚焦到“汽车城”长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

    参展汽车数量从160辆跃升到近千辆,展览面积由3万平方米扩至15万平方米,自主品牌汽车从弱势到唱主角……走过10年的长春汽博会正以自身的变化,生动诠释着中国汽车发展之路。

    自主品牌汽车张扬自信

    因为拥有一汽,长春方有“汽车城”之美誉。但不少一汽人都铭记企业老领导耿昭杰讲的这样一句话:“一个企业不管你生产多少车,如果生产的都是别人品牌的车,这不是你的辉煌,是人家的辉煌,人家会瞧不起你!”

    在今天,一汽完全有理由自豪:此次车展,一汽携旗下的一汽红旗、一汽奔腾、天津一汽、一汽微型等五家企业的自主品牌产品以超强的阵容参展,参展面积装修水平创历史之最,室内展出面积超2800平方米,展出了26辆车和9个动力总程。

    本次车展,国产轿车参展45个品牌,超过国际轿车的40个品牌。正像这次一汽展出的自主品牌汽车一样,回顾历届长春汽博会,从偏居一隅,再到勇唱主角,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走出了一条激流奋进之路。

    从汽博会的展区一路走来,自主品牌汽车令人应接不暇。吉利、奇瑞、长城、比亚迪等都占据了整个车展的显眼位置,展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汽博会组委会工作人员向记者感叹,这种景象在汽博会最初是没有的,那时候,在展区放眼望去,更多的都是合资品牌和国外品牌。现在,汽博会可以说是自主品牌的大阅兵了。

    吉利公司近2000平方米的展台,展出了帝豪、全球鹰和英伦汽车三大品牌24辆车,除在售的主力车型外,未来将陆续上市的新车型也悉数亮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公关总监杨学良说:“到2015年要打造三大品牌系列和15大产品品牌,发展超过40种的汽车产品。构建完善的产品体系,在各个产品线上与跨国企业同台竞技。”

    在比亚迪汽车展区,记者看到墙上挂着几个醒目的销售板。数字显示,连日来,每天都有数十人当场订车、提车。

    此次车展上,更多的国内参展商在产品展示上显示出了充分的自信,这种自信正是源于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增强的实力。

    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一直备受关注。记者在这次展会上可以明显感受到双方的竞争正在加剧,多个自主品牌已经迈开了进军中高端车市场的步伐。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宣传部经理赵伟朋说,这次长城带来了首款B级车——腾翼C50,其面向的对手就是合资品牌汽车。

    在抵御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内各大车企抓住契机积极进行结构调整,纷纷加大自主创新的步伐,一股强劲的发展自主品牌的气息正扑面而至。

    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形象正日益提升,市场占有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2009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约45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

    而从车展中国内各大车企透露出的发展规划看,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已成为大势所趋。诸多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版图中,是合资和外资品牌在“合围”自主品牌,而现在自主品牌正日渐成长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军。

    勇于追赶世界新技术潮流

    随着低碳概念的深入人心,以“科技环保,绿色家园”为主题的这届汽博会更加突出了新能源、新技术的展示。

    7月16日,汽博会开展的第二天。一汽自主体系研发的奔腾B50纯电动轿车、威志B50纯电动轿车等4款电动汽车也在这一天闪亮登场。一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4款纯电动汽车是一汽用自主新成果向自己57岁的生日献上的一份礼物。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表示,电动汽车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共同的战略选择,也是各国汽车市场的战略选择。

    业界也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正是中国汽车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良好契机。从掌握电动汽车技术成果显著、动力电池成本优势明显等条件看,中国已经具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条件,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正处于研发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

    环顾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犹如千帆竞发,不进则退。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吴绍明表示,中国一汽将把开发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战略来抓,“低碳化发展已经形成了清晰的路线图”。

     驶向世界汽车强国之路

    “量”已是全球第一,但“质”在什么高度?业界公认,中国虽已是世界汽车大国,但不是汽车强国。如何由“大”变“强”,就成为此次长春汽博会上专家和业内人士最关注的话题。

    一汽集团技术中心科技信息部部长高波表示,今后10年,我国汽车产量和汽车保有量都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可以达到1.7亿辆。可以说,我国已成为永久性的汽车大国。

    专家们认为,我国所以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超过日本与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完全是依靠国内汽车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实际上,我国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还不强。与美国等汽车发达国家相比,在管理、技术、人才、产品开发、品牌、国际化上,我们都还有一定差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等机构的研究报告表示,诸如空调、电动转向、电子制动、悬挂系统、发动机控制等电子技术零部件仍基本由外方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控制。

    “目前中国相当一部分零部件的制造装备和整车的装备都要依靠进口。”中国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说,“这种状况如果在未来10年里不能根本改变,汽车工业的孤军奋战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认为,要成为世界汽车强国应该具备三个标志条件:一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二要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三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支撑和引领世界汽车产品的技术进步,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培育起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些方面,我国汽车产业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事实上,为了实现汽车强国之梦,中国汽车业一直在不懈探索。正如张小虞在本届长春汽博会上所说,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由大转强正是汽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一个必须要实现的目标!”

 
 
 相关链接
· 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公司召回部分帕纳美拉车型
· 汽车界代表委员认为丰田召回警示中国汽车产业
· 中国汽车出口量价齐跌市场萎缩 2010年有望好转
· “新能源”将启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投资高潮
· 汽车工业协会:去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
· 第二届中国汽车安全主题巡展在京启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