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7月26日电(记者周润健)截至今年6月底,天津市实施的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已累计培训农民34万人,其中24万人取得了国家和市级颁发的相应证书。
天津市农委副主任沈欣在26日召开的《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贯彻动员会上介绍说,为了整体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能力,2008年至2011年,天津市启动实施了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对全市广大农民进行提高性教育培训,使农民素质得以进一步提升。
该工程由天津市农工委、市农委、市农业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10多个部门分工负责。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重点开展4大类10个培训专项,累计培训40万农村实用人才,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使非农就业率达到72%。
截至今年6月底,该工程已累计培训农民34万人,其中24万人取得了国家和市级颁发的相应证书。初步建立了目标任务、组织推动、教育培训、政策保障、考核评价五个体系,较好地保证了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需求。
沈欣表示,通过培训,提升了广大农民的素质,促进了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及津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