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7月30日电(记者李荣)上海市气象局和上海市民政局30日在上海世博会世界气象馆内签署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合作协议,双方正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在信息收集、分析、发布等方面形成共享机制,联手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据上海市气象局局长汤绪介绍,上海正在形成多灾种多部门防灾减灾联动机制。气象部门作为这个链条上“预报预测”的源头,正在与防汛、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此次气象部门与作为自然灾害应急减灾牵头部门的民政局建立正式合作关系,是以多年来的沟通互动和共同的灾情会商机制作为基础的。
据了解,在此次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双方明确,每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探讨合作新思路,创新合作模式,确保合作的长期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双方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气象局为民政局提供气候预测、中长期天气预报、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气象部门收集的灾情信息。民政局则向气象局提供各类相关的灾害信息和年度灾害评估及灾情预测信息。遇到突发情况和灾情双方及时会商,做到灾害信息共享、互通。气象部门已建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将向民政部门开放共享,民政的各类相关信息可及时获得传递。
据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说,上海正在加强基层的防灾减灾能力。今后气象部门将协助民政局建立社区风险评估中的社区气象灾害防御指标,双方联手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和验收。在专业化、职业化灾害信息员队伍的职责范围内,将纳入气象灾害预警传递、灾情信息收集报告、灾害应急救助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等内容。
相关专家说,上海的防灾减灾将突出“两头”,一头是基层社区,一头是科技备灾。气象和民政部门将优势互补,共同开展以自然灾害为重点的多灾种早期预警技术相关课题研究,双方利用各自的技术装备,开展灾害信息传输演练活动,提升上海防灾减灾的技术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