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受灾群众吃上"热乎饭"--永吉受灾群众安置点见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8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长春8月4日电(记者王晓明)8月4日上午11时许,在罕见洪灾发生后的第8天,记者再次深入永吉县灾区第35中学受灾群众安置点看到,现场有人为受灾群众看病,有人给受灾群众做饭,有人照顾受灾群众的生活起居,有人昼夜不停地轮流守护。他们就是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仅仅8天时间,他们就感动了安置点内所有受灾群众。

    刚一走进第35中学的大门,记者就看到在大门旁边,五六名医护人员正在为安置点内的受灾群众诊断。

    据了解,这些医护人员来自吉林市西医综合医院,工作人员杨宇麟说,得知永吉县的严重灾情后,医院方面最担心的就是受灾群众的身体健康,他们携带了大量的药品及简单的医疗设备,自从几天前进驻安置点以来,就一直不分昼夜地为受灾群众服务。他说:“这些受灾群众很多都在洪水冲击下受了外伤,重伤者并不多,我们在现场进行简单处置,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伤势较重的患者再送往医院救治。”

    走进学校的大院内,记者发现,有数百名受灾群众正在大院内排成数十米的长队,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安置点内正在为受灾群众提供午饭。在供饭点旁边,永吉县教育局督导室副主任王金成介绍说,目前每天在那里吃饭的受灾群众超过1000人,饭食供应基本能得到保证。据他介绍,目前安置点提供的饭菜主要包括:茄子、土豆、大头菜、火腿肠等,基本上隔一天就能吃一顿肉。他说:“这些物资都是由民政部门统一购置的,供应量比较充足,目前一吨大米大约能吃4天。”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供饭点附近,工作人员临时搭建了一个供受灾群众吃饭的大棚,受灾群众用餐盘装满热乎乎的白菜、豆腐和米饭,统一到大棚里面就餐,秩序井然。在大棚内,一个刚刚年满6岁的小女孩告诉记者,她的父母都在南方,她原本一直住在口前镇内姑姑家里。“姑姑家的房子都被冲跑了,我爸爸妈妈过不来,但他们也在那边组织给这里捐款捐物。”她说,“安置点里的叔叔阿姨都很好,我们有饭吃,还有牛奶喝,我已经告诉过爸爸妈妈不用担心。”在小女孩天真无邪的脸上,记者看到一丝满足的微笑。

    据王金成介绍,自从政府在35中学设立安置点以来,学校108名教职员工不分昼夜、全心全意为受灾群众提供各方面服务,打水的、做饭的、扫地的、打更的,一直都是这些老师在忙里忙外,他们不顾自己家里也不同程度受灾,不顾自己的吃饭、休息,一切把受灾群众放在第一位,像亲人一样呵护、照顾他们,以实际行动感动了安置点内所有受灾群众。

    在记者准备离开安置点向门外走时,70多岁的受灾群众李松江拉住记者说:“小伙子,好好表扬表扬这些老师吧,他们太辛苦了,大伙都很感激他们,也感激党、感激政府。”说着,老人家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相关链接
· 吉林永吉口前镇灾区:供水供电交通通讯逐渐恢复
· 吉林永吉灾后恢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