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风沙源治理是国家的标志性生态工程,启动10年来成效如何?在山西省朔州市召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第十一次省部际联席会暨现场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概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成效——
植被盖度和生物多样性显著改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5.1%,比2001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植被逐渐转变为乔、灌、草或灌、草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
土壤侵蚀强度明显下降,植被形成的发达根系减轻了土壤风蚀,枯枝落叶层和根系减缓了土壤水蚀。京津地区沙尘天气总体上明显减少。
工程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工程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10年来,工程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78元增加到5788元,年均增长11.5%,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截至目前,国家已累计安排资金412亿元,其中,中央基本建设投资176亿元,财政补助资金236亿元。工程建设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和造林9002万亩,草地治理1.3亿亩,小流域综合治理1.18万平方公里,生态移民17万多人。(记者武卫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