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柳暗花明春江暖——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加速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8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柳暗花明春江暖 千帆竞发景色新
——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加速发展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记者璩静、周玮、白瀛)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出突破万亿,图书、报纸、电子出版物品种和总量连续5年稳居世界首位;广播电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电子传媒,有线电视用户达1.5亿户;日均生产电视剧40集,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电视剧生产国;去年,我国共创作动画片322部17万分钟、网络游戏行业产值达到285亿元……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一大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脱颖而出,新华文轩、光线传媒、歌华有线、电广传媒、华谊兄弟等文化企业先后上市,资产和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文化企业数量大幅攀升。

    我国文化产业正展现出“景色百般、气象万千”的生动局面。

    恰逢其时: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

    2010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200多家中国出版企业携近1万种外向型图书集体亮相,在国际出版界掀起一场“中国旋风”。

    在国家传媒企业“同台竞技”的背后,是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文化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是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

    面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凸显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明确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开来,提出要完善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创造活力”“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等新词频闪,体现了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部署。

    2005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我国文化产业在各项政策的指引和扶持下迅猛发展。

    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首次将文化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

    2010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台,为金融与文化产业深度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撑。

    政策的利好带来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继续巩固领先位置,而江苏、安徽、浙江、湖南、辽宁等省区市都踊跃加入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行列中来,纷纷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国家统计局初步估算,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400亿元左右,比上年现价增长10%,快于同期GDP现价增速3.2个百分点。

    2009年,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房地产业等行业,仅次于金融业,在第三产业中位居第二。上海市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3555亿元,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9.5%。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270亿元,占全省GDP6.4%。

    同年,安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同期汽车工业增加值,重庆文化产业已连续六年保持26%以上的增速,高于地方经济增速一倍,贵州省文化产业收入也首次超过100亿元。事实证明,许多西北、中部、西南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也正在发力。

    盛夏之际,西安曲江新区的南湖波光粼粼、游人如织。以历史文化旅游带动城市发展的曲江新区“试验田”正在成为西安市、陕西省的“丰收田”。

    自2006年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后,西安曲江新区成功探索出了“文化资源+文化旅游+城市价值”的文化产业“曲江模式”,并以此为契机,以构建全文化产业链为模式。

    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全国各地从“十五”末开始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的建设,积聚产业发展要素。一大批不同主题、形态多样、功能互补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在江苏、辽宁、浙江、湖南等地已经形成,文化产业逐渐呈现出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态势。

    创意为先:文化产业各个方面向纵深推进

    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创意的匮乏。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的龙头,文化产业发展是快是慢,就看这个瓶颈能否解决。创意上去了,文化产业也就上去了。

    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指出的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九大重点产业之中,文化创意成为重中之重。

    今年4月,法国戛纳电视节上,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原创动漫作品《西游记》以一集10万美元的价格,刷新了亚洲动漫海外发行价的新纪录。

    “《西游记》的创作正值无锡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由‘无锡制造’向‘无锡创造’转变,与国际接轨的制作思路、突出创意的制作理念是《西游记》海外获得好评的制胜法宝。”紫光软件集团(无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王向明认为。

    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纷纷将动漫产业列入经济发展规划,投入巨资建设动漫产业基地。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78个动漫产业基地,动漫制作机构从2002年的120多家猛增到目前的6400多家。

    不仅仅是文化创意,文化会展、演艺娱乐、出版发行等领域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5年来,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年均增长超20%的速度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深圳继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今年5月,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是规模空前,首次实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参展团的“全家福”,吸引了10680名来自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86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采购商。数据显示,本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超过千亿元。合同成交额348亿元,同比增加近一倍,文化产品出口交易额112亿元,同比增长28%。

    此外,一批创新、创意独具特色的文化企业纷纷打出了品牌——

    仅依托一部动画片就销售了1000万台遥控玩具车的广东奥飞动漫靠着“动漫+玩具”商业模式使传统玩具产业焕发出新活力。2009年9月10日,奥飞动漫以国内“动漫第一股”的独特身份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

    杭州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资本为纽带整合有线电视网络,变小网为大网,面向全国打造内容产业平台,成效显著。

    云南映象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制作出品浙江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把民族文化、歌舞艺术与高科技有机融合起来,长演不衰,7年来累计演出700场,观众70多万人次,创造票房价值3000多万元。

    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内,漫塑广场四周陈列着众多漫画雕塑,形象生动、情趣十足。这些雕塑的原型全部来自全国大学生原创动画大赛的历届获奖作品。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社长黄斌介绍,占地18万平方米的羊城创意产业园,由报业集团利用2000年兼并的原广州化纤厂旧厂房改建而成,园区启动三年来,一期已吸引40余家著名设计公司、艺术家工作室和文化机构进驻;二期建设投入运营后,入驻企业将超过100家。

    展望未来:向改革创新要生产力

    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哪里有改革创新,哪里就有新局面。

    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是一家县级评剧团。今年1至6月,刚刚改制成立的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演出纯收入就达600多万元,比转制前翻了一番。

    “演员收入大幅增长,月收入最高可达万元以上。公司的市场更广阔了,不仅有传统剧目,而且正与国内著名影视机构合作,发展影视业。”大厂评剧歌舞团负责人赵德平说。

    突破了体制的束缚,中国电影近年来也奇迹般打了一场“翻身仗”。文化体制改革之前的上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的电影产量从没超过100部,电影票房不过八九个亿。而2009年,我国生产了近500部电影,电影票房超过60亿元。

    出版产业的发展更是风起云涌,好戏连台:2008年3月,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国和平出版社的合作成为国内出版业首次跨地区重组。2009年4月,吉林出版集团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联合重组,成为地方出版集团与中央级出版社跨区域、跨部门战略重组第一家。2010年3月,时代出版传媒公司重组并控股中国文联出版社和大众文艺出版社,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则与新世界出版社签订合作协议,力推新世界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创业板上市。

    不久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重庆出版社经济规模已跻身全国地方出版社第一名,在中央和地方出版社、大学社共500多家出版社中总排名第三。

    《藏地密码》热卖300多万册并久居全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读点经典》发行突破900万册、《女心理师》销售50多万册……近年来,《我们台湾这些年》《东北往事》《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格萨尔王》等读者耳熟能详的书目都出自这家位于中西部、从一家城市小社发展起来的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集团董事长罗小卫说,以前集团几乎没有印数在10万册以上的大众类图书,现在几百万册的畅销书也屡见不鲜。

    5年前,重庆出版集团整体转制,组建了重庆海业实业股份公司、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媒股份公司等10家股份制企业。与民营公司合作,这在当时的出版界还是一个大胆举措。然而,“国企+民营”股份制合作产生了令人称奇的“化学反应”:5年后,集团总资产增长了294%、销售收入增长了162%、大众类图书主业销售码洋年均增长70%。

    罗小卫认为,选择优秀的民营企业联合成立股份制企业,双方优势互补,极大激发了国有文化产业的活力。目前,重庆海业实业股份公司已是中西部第一的纸业公司。

    销售码洋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1000多万元到现在的20亿元,增长近200倍;利润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100万元增长到2亿元,利润规模增长近200倍……谈起不断发展的秘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于春迟也表示,就是“一靠改革,二靠创意”。

    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陈扬表示,在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以后,重庆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之路。

    “下一步,重庆文化产业还将在‘走出去’方面下大力气。”陈扬说。目前,美国车库风投、纽约港务局、台湾嘉惠集团以及北大方正、中文在线、汉王科技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已与重庆相关文化企业或项目达成投资意向。

    曾几何时,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产业领域普遍呈“小、弱、散”状况,文化产品匮乏,进口远远大于出口,现实中充斥着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舶来品和替代品。广大文化工作者常常感到困惑,为什么身为文化资源大国的中国却是文化产业小国?

    然而,自从文化体制改革之后,我国文化产业在短时间内发展迅猛,产值不断提高,效益明显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门类日益齐全,已经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的文化产业让我们看到了欣欣向荣的中国。难怪有人说,我国文化产业10年走过了发达国家近100年的发展道路。如今,文化产业“柳暗花明”,逐渐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大好局面,用精彩纷呈的文化产品生动地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努力满足着人民群众日趋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极。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3日上午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蒯大申研究员、中央宣传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李伟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详细阅读

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强调
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更加扎实有力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日前主持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对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作出部署。李长春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迅速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广泛宣传、坚决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 >>>详细阅读

新华社评论员: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重点抓好的四项工作。这是党中央深刻分析我国文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基本形势和主要任务后作出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于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而深远。>>>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 中国文化产业项目香港投融资说明会在香港举办
· 柳斌杰:把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考量
· 文化部:四举措遏制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一哄而上
· 文化部将采取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
· 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开始申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