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建设“南新走廊”打通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大动脉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8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8月10日电(记者 熊红明)从广西南宁南下,纵穿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直到3800公里外的新加坡。这就是被各国寄予厚望的中国-东盟合作新通道、太平洋西岸新经济增长带——“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简称‘南新走廊’)”。

    今年7月,中国派出考察团对“南新走廊”进行实地考察,初步探明了“南新走廊”线路,搜集全面推进“南新走廊”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早日全线打通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大动脉。

    一个令人期待的全新构想

    今年7月,一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铁道部、中国进出口银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广西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考察团从南宁出发,乘坐汽车、火车、轮船一路南下,10天后顺利到达新加坡。

    考察团此行源自2006年7月在广西南宁举行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提出的一个构想: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组成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支持,推动合作平台和机制建设,构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

    “沿线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看好‘南新走廊’的未来,表示将全力推动走廊的建设。”考察团团长,广西社科院副院长古小松博士介绍,考察团此行与各国专家在交流中达成了共识:正在构建的“南新走廊”将以南宁、河内、万象(或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等沿线大城市为依托,以铁路、高等级公路为载体和纽带,促进沿线各国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推动区域内投资贸易以及工业、农业、旅游业、交通、服务等产业合作,构建沿线优势产业群、城镇体系、口岸体系以及边境经济合作区,并最终成为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交流的大动脉,太平洋西岸发展最有活力经济增长带。

    一条雏形初具的国际动脉

    今年7月底回到南宁的中国考察团收获颇丰,初步探明“南新走廊”最便捷通道是其中最有分量的成果。

    古小松表示:“‘南新走廊’从道路交通上来说基本上是现成的,只要稍加改造和升级,就能全线贯通。” 从广西南宁南下,被誉为“南疆国门第一路”的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已经可以直通越南。2009年,连接泰国那空帕农和老挝他曲的湄公河第三大桥开始动工兴建,这座大桥将成为南宁经越南中部、老挝中南部、泰国东北部到曼谷、吉隆坡、新加坡最便捷的通道。

    “我们沿途所经公路、铁路不仅通畅,而且大部分路段等级较高。除了越南和老挝境内的公路基本上为二三级公路外,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公路基本上是高速公路。”考察团成员之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昌雄说。

    令古小松等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各国间的通关便利。一路上,考察团途经各国通关口岸时发现这些国际口岸设施比较完备,“特别是泰国与马来西亚的口岸干脆就在同一幢办公大楼内,办理通关手续只需十几分钟。”

    一条即将崛起的跨国经济增长带

    “‘南新走廊’首先是交通通道,最终将形成一条贯穿中国、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跨国经济增长带。”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经济研究所所长赵明龙说,打通“南新走廊”,就实现了中国与中南半岛的无障碍贯通,实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海陆联动,不仅能提高各国间物流效率,必将促使泛北部湾各国早日成为太平洋西岸的经济新增长带。

    “南新走廊”的建设,让不少企业嗅到了商机。早在2004年,广西运德集团就与越南谅山汽车运输股份公司合资成立了谅山山德汽车客运联营公司,开通了南宁到越南河内的客运班线。目前,运德集团承担的中越跨国旅游班线已经由原来每天一个班次发展到了每天12个班次。2009年,通过运德集团跨国班线往来中越两国的旅客超过10万人。

    “等‘南新走廊’完全打通,我们就可以直接将客运大巴开到新加坡,为沿线各国旅客提供客运服务。”广西运德汽车运输集团副总经理陈中平说。

    通道的能量在于拉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南新走廊”也被各国视为中国与东盟最重要的经济合作项目之一。专家表示,“南新经济走廊”的建设将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区域内资源共享,促进产业转移与合理分工,从而避免各国间产业趋同和相互竞争的问题,形成多赢的格局。随着“南新走廊”沿线工业基地、商贸基地、物流基地和信息基地的建立,在“南新走廊”沿线就会崛起一条经济增长带。

 
 
 相关链接
· 中国—东盟正在合力打造泛北部湾滨海旅游胜地
·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助推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
· 卫生部通知申报2011年度中国-东盟合作基金项目
· 袁贵仁在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作主题发言
· 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通过《贵阳声明》
· 联合国官员: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为南南合作做借鉴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