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希望点亮未来——灾后第四日舟曲县百姓生活即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8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甘肃舟曲8月11日电(记者 赵超 邹伟)没有恐慌、无助。

    店铺逐步开张,志愿者忙个不停,受灾群众谋划未来……灾后第4日,舟曲百姓生活呈现出的新景象:平和、有序、互助。

    恢复

    11日下午1点,马青原和他的员工合力清走了门前堆积的淤泥,他所经营的清香茶店重新开门营业了。“工商局号召商户尽快恢复营业,我毫不犹豫地把员工重新聚集起来,用最快的速度把店开了起来。”马青原对记者说。

    42岁的马青原是甘肃定西人,来舟曲经商已经12年,在他的意识里早已把这里当作了家。灾害发生后,马青原看到解放军来了,马上到仓库里搬来水和食品分发给官兵。

    重新开业后,小店里的顾客络绎不绝。“我们把价格降到了最低,绝不会借机涨价。有些顾客身上没有钱,我们就把东西送给他。”马青原说。

    开快餐店的刘辉是当地人。这天他一直忙里忙外,服务的对象却不是顾客,而是救灾指挥部的工作人员。

    泥石流过后,刘辉一家人平安无事。第二天一早,他跑到店里,把冰柜里存放的鸡鸭全部煮熟,当天下午就送到了救援人员那里。随后的两天,他又把店里存的米熬成粥,免费分发。

    “现在店里的东西都吃完了,不能营业了。我看到救灾指挥部的办公场所十分紧张,就把店门打开给他们当办公室。”刘辉告诉记者。

    虽然不是共产党员,刘辉的胸前却戴着一枚党员徽章。“这是我主动要来的,戴上它象征着一种责任,会激励我为救灾多做一点事情。”刘辉说。

    在舟曲县城,银行、超市、药店、五金店等一些商业设施相继重张。虽然抢险救人、清除淤泥、开通道路等工作仍在进行中,但店铺的开张无疑使人们看到了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序幕正在拉开。

    互助

    早上7点,城关镇锁儿头村的村民李春贵起床出门,去给部队官兵送开水。

    锁儿头村是离县城较近的一个村子,村支书张润林说,这几天,锁儿头村的许多村民白天要步行40多分钟到县城协助救援。

    “大事干不了就干小事。”跟锁儿头村的村民一样,志愿者杨静也在默默地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11日下午,烈日当头,娇小柔弱的杨静满头大汗,还在上中学的她和同学两个人抬着1箱矿泉水走了几里路。“以前在家里几乎没干过累活,看来关键时刻自己还是可以的。”杨静笑着说。

    如今在舟曲县城,志愿者随处可见,有的是学生,有的是职工,有的是村民。他们通常早上6点就从家里出来,发传单,打扫卫生,搬运物资,一天要忙上十几个小时。

    “以前我不太清楚什么是志愿者,没想到舟曲一下子冒出这么多。有了他们,我们感觉很心安。”一位受灾群众对记者说。

    希望

    11日下午,郭彩萍、郭彩虹姐妹俩坐在帐篷里面面相觑,显得无所适从。“爸爸妈妈都去现场帮忙了,我们身边什么都没有,不知道干些什么。”姐姐郭彩萍说。

    往常,姐妹俩此时应该过着愉快的暑假生活,找同学玩,看动画片。但现在,身边没有电视,没有书,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伙伴。

    郭彩萍一家所在的舟曲三中安置点就是她就读的学校。“开学我就上初三了,真希望洪水快点退走。”郭彩萍说。

    现在,她家所在的楼房仍被水淹着,郭彩萍的作业本、课本都留在房子里,她很想在这个时候能温习一下功课,为明年的中考做些准备。

    “将来不管是在帐篷还是在室外,只要能上课就行了。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学校能按时开学。”郭彩萍说出了她的希望。

    杨昌林一家与前两天相比,有了新变化:被褥都已齐全,领到的食品也更加丰富了。

    他说:“我们每天去看看自己家被淹的房子,那个地方有那么多解放军,那么多救援人员,我想能回到家里的时间不会太久了。”

    有希望就有未来,对舟曲和舟曲的百姓来说,都是如此。

 
 
 相关链接
· 生死大救援——武警甘肃总队舟曲抢险救援记事
· 解放军武警部队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纪实
· 甘肃舟曲县76名重伤住院伤员在7所医院接受治疗
· 舟曲堰塞湖水位已下降 堰塞体突然溃坝险情已排除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