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村名叫大转拐,但落后面貌一直没有‘转过拐’;在‘616’工程的支持下,我们现在过上了‘大转拐’的日子。”湖北恩施市大转拐村60多岁的沈阳池,说起近两年村里发生的变化,满面笑容。这个贫困的土家山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羊肠小路变成了硬化公路,吃水不再犯愁,石板房变成“小洋楼”。
大转拐村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实施“616”工程的缩影。2007年开始,湖北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对口支持10个民族市县(恩施州8个,宜昌市2个)发展,并明确由1位省领导牵头,6家单位(4个省直厅局、1所高校或科研院所、1家大型企业)参与,对口支持1个民族县市,每年至少办成6件以上实事。去年,这个被称为“616”的工程,又新增加三甲医院和省示范高中对口支持民族县市医疗、教育事业发展。
这场大规模的扶持行动,把重点放在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的骨干项目、亟需解决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困难三大关键领域。近3年来,湖北省直各单位仅支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项目即超过386个,计划支援资金22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9.9亿元,完成建设项目149个。对口支持使恩施州经济发展明显提速。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848元增加到28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592元增加到10307元。民生改善也颇为明显。全州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初中阶段入学率由2006年的96.6%增长到98.6%;新农合医疗参合率由2006年的75%提高到95%;“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73%。据统计,湖北省共为民族地区对接项目619个,资金达31.59亿元。(杜若原、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