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8月19日电(记者 苏万明)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有关部门19日召开的会议上获悉,山东决定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到2012年整治土地340万亩,新增耕地20万亩以上,提高粮食产能2亿公斤以上。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巡视员周莲英说,到2012年,中央、山东省级及市、县四级财政共同投入土地综合整治资金扩大为100亿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投资共占70%,市、县(市、区)项目所在地政府配套30%,将集中建设66个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这一目标较今年5月规划的目标(整治土地170万亩,新增耕地10万亩,提高粮食产能1亿公斤)有大幅提高。
根据规划,到2020年,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将完成1000万亩,新增耕地60万亩以上,提高粮食产能6亿公斤。
据了解,山东土地综合整治重点仍主要集中在完善增减挂钩试点,推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挖潜,以及围绕增减挂钩项目区,科学安排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片区等方面。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域按照城镇中心社区聚集、整镇集中推进、流域综合治理、重要交通沿线和重点旅游区环境改善等五种类型确定,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片区内则集中连片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原则上单个项目区土地综合整治规模不低于5万亩。
其中,山东省农村建设用地达2304万亩,占全省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0%以上,全省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238平方米,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人均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同时,山东农村居民点分散、零乱,闲置土地较多,挖潜利用好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既可破解土地供需矛盾,也可通过土地级差收益反哺农村。
山东土地综合整治更加注重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加大对农村投入,更加注重新村规划建设和土地整治规范管理。比如,山东省规定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到城市使用的,按不低于40%的比例用于经营性用地,增加的土地收益返还农村。
山东陆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只占全国的1.6%和6.2%,人多地少、耕地保护任务重、土地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据介绍,近年来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连续十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增减挂钩)腾出建设用地指标近6万亩;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有力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