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扫黄打非·护城河”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8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31日电(记者 贾立君)记者31日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首都“扫黄打非·护城河”工程2010年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国“护城河”工程实施一年来取得重要进展,今后将继续大力净化文化市场,完善联防协作体系,努力构建确保首都文化安全的屏障。

    “护城河”工程是我国“扫黄打非”四大工程(包括“珠峰”“天山”“南岭”)之首,工程成员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河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市。2009年9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在北京召开“护城河”工程座谈会,构建起“护城河”工程组织框架并初步运行。

    据介绍,“护城河”工程建设一年来,各成员省区市积极行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取得了重要进展——政治责任感明显提高,联防协作意识明显加强,查办案件速度明显加快。各地整合资源形成了合力,构建起确保首都文化安全的屏障;包括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联合封堵机制、案件协查机制、日常监管机制、责任追究制度等逐步完善,在维护首都文化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今年以来,北京市与各成员省区市联合核查案件线索33条,删除屏蔽有害信息4万余条;天津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9910人次,取缔非法店档、摊点311个,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3万件,检查印刷复制企业4567家;山西省先后组织了6次全省集中统一大检查行动,打掉黑运输点5个,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3万件,批捕数名犯罪嫌疑人,形成了对非法出版活动的高压态势,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在此次会议上,北京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分别与天津、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河南等省区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了《首都“扫黄打非·护城河”工程合作备忘录》;审议了《首都“扫黄打非·护城河”工程实施方案》,部署了今年最后4个月的重点工作和任务。

    对于继续完善“护城河”工程建设的联防协作机制问题,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专职副组长李长江要求,继续推进工程建设组织领导科学化、制度规范化、机制具体化、考核数量化。并要加大奖励机制建设,将“扫黄打非”四大联防协作机制工程建设,纳入年度全国“扫黄打非”考核和评奖工作。

    李长江强调,“扫黄打非·护城河”工程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各成员省区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坚持亲自主事,切实负起责任。同时,要通过签订合作备忘录等形式,明确各成员省区市的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充分利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手段加大力度打击各类非法出版物,适时启动应急预案,时刻掌控市场。要通过查办大案、要案,打击犯罪者,震慑违法者,教育从业者,鼓舞广大群众,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到位、抓出成效。

 
 
 相关链接
·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座谈会精神
· 柳斌杰: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扫黄打非"工作
· "扫黄打非"办:天津从源头防堵手机"黄毒"有显效
· 全国"扫黄打非"办严查盗版《廉政准则》学习用书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