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通过罗湖桥进入深圳(8月22日摄)。著名的罗湖桥是一座宽敞的双层行人桥,跨过深圳河,连接着深圳、香港两地。罗湖桥始建于二十世纪初,在百年风雨中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见证。它见证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见证了香港遭受的殖民屈辱,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强盛,更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和香港回归的自豪时刻。坐落在深圳河北岸罗湖桥头的罗湖口岸是我国最大的陆路旅检口岸。上世纪六十年代,通过罗湖桥的年均旅客量为80多万人次。香港回归之后,为适应深港之间日益密切的政治、经贸、文化交流的需要,罗湖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改造后的罗湖桥采用全封闭模式,且进行了大幅拓宽,长100余米,宽达15米,于2005年1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通过罗湖桥的日均旅客流量为25万人次,最高峰时达到39.5万人次,占全国出入境旅客量总数的近半。百年风雨中的罗湖桥见证了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这是60年代的罗湖桥入境走廊(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20世纪70年代的罗湖桥(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1985年罗湖口岸新建的人行桥(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罗湖桥现在的外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旅客在深圳罗湖口岸验证过关(2010年8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人们通过罗湖桥进入深圳(8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