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促进社会和谐 共享和谐社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社会和谐人人有责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之四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继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并明确提出了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具体要求,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按照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要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及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两方面的社会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劳动就业要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改善就业结构,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同时要完善面向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努力帮助就业困难家庭解决就业难题。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要体现效率和公平并重的原则,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通过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要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财政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规范教育收费,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建立医疗保障体系要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坚持以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要以保障城乡居民“住有所居”为目标,明确房地产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宏观调整的基本方向,切实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全面健康地发展,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

    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完善社会管理,保证社会正常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求,整体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要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系统设计、整体研究、全面推进,努力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系统化、整体化、规模化,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要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确保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探索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要把基层管理作为重点,深入群众发现、化解矛盾纠纷。

    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社会稳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使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决策和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服务。

    要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要通过普及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家庭和社区团结和谐稳定。要积极总结经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

    企业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各界要关注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建设,自觉依法办事,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和谐有序的公共环境,为形成有利于企业、家庭和社区和谐发展的良好机制和环境贡献力量。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家庭和社区促进社会和谐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鼓励企业、社区、团体及公益性组织从自身职能特点出发,大力开展公益活动、志愿活动和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居民提高文明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努力实现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

    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实施“美德行动”“惠民行动”“平安行动”等和谐创建行动。要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广泛动员和整合企业、家庭和社区资源,增强企业职工、家庭成员和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企业、家庭与社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营造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相关链接
· 深圳特区30年素描:一座年轻的城市 一群奋斗的人
· 孙大伟在深圳考察质检工作时强调争当“排头兵”
·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深圳经济特区调研财政工作
·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 港澳舆论:胡锦涛深圳讲话是坚定改革的信心宣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