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市工会大胆创新 努力推动实现“两个普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20日   来源:工人日报

    夜幕降临,北京东三环的国贸商圈写字楼里却仍然灯火通明,这里聚集着快速增长的非公企业。与之相伴,此类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也在迅速增长。

    但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伴随首都职工内部结构、就业方式、利益诉求的逐渐嬗变,工会原有的工作体系已难以达到完全覆盖,不少职工时常陷入难以维护自身劳动权利的局面,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

    于是,北京的工会人开始思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该以怎样的视角找准定位,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发挥作用,又该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一系列问号构成首都工会面临的“时代命题”。

    北京市总通过认真研究当前建会工作中存在的非公有制企业建会难、小型企业数量多、职工流动性强、工会覆盖面不够等亟待破解的难题,提出了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的工作目标,2009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的实施方案》,对未来工会工作基本框架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到2012年,工会组织基本达到全覆盖。

    围绕这个目标,北京市各级工会组织迅速展开行动。

    “以服务促进建会工作,加强机制扩大新兴产业工会建设,加强家政、保安等行业工会组织建设,广泛推广社会化工作方式,以党建促工建。”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曾繁新一口气道出了北京市总建会相关举措。

    一言以蔽之——北京工会人大胆创新,采取多种方式努力推动实现“两个普遍”。

    一

    镜头一:“以前就知道工会是职工的娘家人,是替职工说话的。如今咱也加入工会了,也能得实惠了。”在华夏中青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爱侬家政服务公司两家企业工会成立现场,河北保姆王萍拿着工会会员证反复摩挲着。目前,这两家企业已有5000余名员工申请入会。

    2009年4月以来,北京市总工会和北京市家政协会紧密合作,积极推进家政公司建立工会。截至目前,已有东城区金牌家政公司、朝阳区华夏中青家政公司、石景山区爱侬家政公司等10多家家政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涉及家政服务员3万余人。

    家政行业工会联合会的相继成立如同打开了一扇门,北京市保安、护工等这些以农民工为主的新兴职业群体也纷纷开始建会。去年6月,全国首家护工工会——北京惠佳丰公司护工工会成立。目前,该工会已有会员1100余名。

    镜头二:“建设职工之家就是建设企业和谐之家。只要是工会搞的活动,我都全力支持!”世界500强企业奥林巴斯总经理彦坂充洋操着熟练的汉语对记者表示。

    自2006年沃尔玛宣武门分店工会组建以来,沃尔玛各分店工会组织已全部成立,这标志着北京市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企业建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今年6月,包括奥林巴斯、麦当劳等在内的500强外资企业都已经建会。

    镜头三:北京首家工会服务站的工会助理员高燕堂在一家公司的前台再一次被挡住, 每次她去写字楼,经常到公司前台就被阻挡住。行政经理推给人事经理,人事经理又说不在,往往五分钟的时间也不给她。

    高燕堂说,一上午连吃几次闭门羹的情况很常见。往往一个企业就要跑数十次。

    这是北京市工会干部努力推动实现“两个普遍”的缩影。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建立了教育、交通运输、服务、建筑、工业(国防)、金融系统等产业工会。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基层工会组织20841个、基层工会涵盖单位44997家、会员358万人。其中非公有制企业有基层工会10983家,基层工会涵盖单位28122个,会员162万人。

    二

    目前,北京第三产业比重已占73%,70%的职工群体就业于非公经济体,农民工工作地点主要分布在街道、乡镇的小型非公有制企业中,这恰恰是侵权案件、劳动争议案件、因劳动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及劳动安全事故的频发地带。

    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把工会建到企业和职工身边,加强对企业和职工的服务。

    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韩子荣多次强调,要把工会组建问题提升到服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组织起来,紧密地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

    循着这样的思路,在北京各个街道,北京工会人依法推动着在非公企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行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

    “以前企业怕建工会,担心工会会束缚老板,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建了工会才知道,工会是双维护,既关心了员工的成长,也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湘鄂情餐饮公司董事长孟凯告诉记者,自打公司成立工会以后,组织了素质培训、参与拉拉队等凝聚人心的活动,千方百计地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员工们自然会把企业当成家,自觉自愿为企业增效作贡献,实现了双赢。

    目前,北京市总已在簋街、什刹海等片区探索建立了行业性工会,在各大楼宇、社区等尝试建立了区域性工会联合会或者联合工会,从而在非公企业相对集中的重点行业或者区域全力推进工会组建的步伐。

    今年7月30日,北京西城区椿树街道成立了全市第一家街道总工会,开启了全市街道乡镇总工会建设的序曲。

    北京市总推行“党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工会服务站”三站合一,形成党政工立体化进驻商务楼宇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把是否建立工会组织作为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各种政治安排和评优评先的考察依据之一;推动将工会组建职能纳入街道乡镇社会工委、社区党工委、社区服务站和商务楼宇社会工作站的重要职能,积极推进“两新”组织建会。

    三

    在北京市总工会看来,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突出服务促建会。

    搭载了工会三级服务体系许多项目的京卡互助服务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职工的欢迎。依托这张小小的卡片,北京市职工服务(帮扶)中心提供了包括为困难职工实施帮扶、法律援助、农民工服务等三大系列的服务,工作涵盖农民工维权、帮扶救助、互助保险、职介信息、信访、工会领导接待、专职律师咨询服务等很多内容。

    去年8月,12351职工热线网站开通,截至目前,12351职工服务热线接听来电近7万个,实现了业务的办结率、回访率及职工满意率均达到100%,做到了热线事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声。这条热线不仅连起了职工与工会组织的心,更催热了职工加入工会组织的热情。

    一年多来,北京工会着重从“有人干事”和“有钱办事”问题入手,全力改变基层工会缺少专职干部、工作疲于应付的尴尬状况,连续在街道乡镇工会人员编制、上级工会出资选聘专职人员和落实办公经费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积极探索工会工作者社会化职业化发展方向,建立了一支以招聘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返聘人员为辅的1100人的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

    “目前,北京市建会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如,新西城原宣武区域的企业,近期已有800多个企业表示要组建工会;丰台区的方庄地区按照不同行业,分别成立了五个行业的工会联合会,覆盖了该地区95%以上的企业;顺义区今年建会的目标是让全区95%的企业都组建工会组织。”曾繁新介绍说。

    北京,在早已迈开国际化大都市步伐的同时,北京市工会人也迈开了努力推动实现“两个普遍”的坚定脚步,并将越走越远……(记者 车辉 吴晓向)

 
 
 相关链接
· 武汉"1+8"城市圈工会组织启动职工医疗互助活动
· 卢展工会见香港媒体采访团 希望展示真实的河南
· 全总:2013年底已建工会企业中女职工组织全覆盖
· 全国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