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天津市保障房供地计划落实比例位列全国第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9月28日电(记者 徐岳)在积极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过程中,天津市紧紧抓住“居者有其屋”这条民生主线,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天津保障性住房共需建设用地389公顷,截至7月底,已供应353公顷,占91%,位列全国第一。

    近3年来,天津经济增幅都在16.5%以上,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5.2%,为近10年来最高水平。为使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天津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5年发展规划(2008-2012),初步形成了政策明晰、分层保障的住房保障体系。

    2007年以来,天津已投入各类资金229亿元,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40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量达到全市住宅建设量的30%以上,向41万户、约123万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了住房保障,是“十五”期间的9倍。今年上半年,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面积占到了住宅开工建设总量的36%。

    随着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快,如何寻求土地来源,成为困扰地方政府的首要问题。由于土地资源紧张,一些地区的保障性住房也出现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问题。但天津保障性住房大多建在外环线以内的主城区,这在全国特大型城市中并不多见,广受群众称赞。

    天津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吴延龙说,这主要是因为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连续两年把改善中低收入群众住房条件列为年度20项民心工程首要任务,并将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危陋房屋改造工作责任目标分解到各区县,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全面落实了管理责任制。

    记者在靠近天津市卫国道的彩丽园经济适用房小区看到,这里的高层住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正在散步的陈月峰老人告诉记者,自己过去的房屋拆迁之后,获得了经济适用房购买凭证,最终以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价格购买了这里的住房,比当时的市场价格便宜了不少。

    除了舒适的居住环境,最让陈月峰老人满意的是小区便利的交通条件,“不但是中心城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越来越繁华了。要是想出门,不远处就有公交车站,到哪个方向的车都有。”

    在保障范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群众受益户数等方面,天津保障房建设工作也位居全国前列。

    2008、2009两年,天津市通过划拨土地免收土地收益、减免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直接投入廉租房建设资本金等方式,共投入114.8亿元,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9.6万套,完成5年规划目标的52%;新增租房补贴家庭4.4万户,发放租房补贴6.7万户,完成5年规划目标的74%。

    除财政投入、土地出让收益提取、减免税费等方式外,天津还通过创新机制,在全国率先探索多渠道保障房资金筹集。2009年,全国首支保障房投资基金在天津成立。保障房基金将主要采用社会化募集方式设立,改变了以往只能依赖银行贷款进行融资的方式,通过募集社会资金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

    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员卢卫认为,天津近年陆续出台廉租房、经济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四项政策,今年还启动公共租赁房工作,形成了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这些措施,从根本上确保了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也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
· 北京公布保障房核查举报电话 建立定期复核机制
· 天津提高保障房核查频率 限价房资格按月度复核
· 北京严厉打击骗租骗购保障房行为 严格资格准入
· 海南保障房建设、认识、规划、资金措施已四到位
· 住房城乡建设部:遏制房价涨速 加快保障房建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