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闽北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推进灾后科学重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福州9月29日电(记者来建强)今年6月中下旬遭受特大暴雨洪灾重创的闽北正在迅速恢复。福建闽北各县市在抗洪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继续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推进灾后科学重建。

    各地不是把灾后重建当作简单的重建,而是在规划重建中充分尊重民意,把重建当作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机遇;在重建过程中,突出加快转变,突出党建科学,为灾后可持续发展“固本培元”。

    灾后重建成为创先争优“主战场”

    今年6月中下旬,闽北南平市持续大面积高强度的集中降雨,造成河水猛涨、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损失惨重,下辖的10个县(市、区)139个乡镇(街道)128.7万人受灾,交通大范围中断,近3万间房屋倒塌,78万亩耕地被毁……

    南平市委副书记周秀光接受记者采访说,7月份以来,南平市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入艰巨繁重的灾后恢复重建,全市有1.16万户农民房屋要重建,并需确保春节前入住。灾后恢复重建的成效事关发展、民生和稳定,为此南平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战场,继续像紧急动员抗洪救灾一样,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创先争优和重建任务的紧密结合。

    周秀光说,南平全市安排了14个市直部门挂钩帮扶14个重灾乡镇,选派28名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到100户以上的灾后集中重建点协助工作。30名市领导带头挂点30个规模较大的集中重建点,各县每个集中重建点都做到有一位县领导挂点、一个县直单位挂钩、一个乡镇领导具体负责,层层下达灾后重建责任书;把住房重建与农房保险、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地质灾害防治、厦门对口支援建设等结合起来,多渠道筹集资金,配套出台扶持政策,减轻受灾群众负担;编印灾后规划重建技术手册,加强设计、建设、监理等环节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恢复农业生产,培训灾后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的农作物改补种、防疫和田间管理技术等。

    截至9月中旬,占南平全市农房重建量近70%的91个集中重建点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改补种农作物50万亩,占需改补种的99.9%,修复农田20万亩,占需修复农田的67.5%,修复农民畜禽舍34.1万平方米,占需修复面积的92.3%;470多家受灾企业全面恢复生产;电力和通讯水毁设施全面恢复,水毁公路和农田水利设施正在加紧修复。

    重建规划着眼城乡一体化长远目标

    记者日前在闽北一些重灾乡镇看到,各地在充分尊重受灾群众意愿和选择的基础上,把集中重建点作为新型城市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建设。选址时,遵循有利于防灾避灾和发展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规划时,把农村集中重建点规划与小城镇规划、中心城市规划等相衔接;设计时,讲究简洁适用,提供多种户型方案和施工图,供重建户选择。

    建阳市将口镇芹口村灾后集中重建点位于距镇中心不远的矮子山上,一期建设总安置受灾村民104户。芹口村民李学文告诉记者,此重建点是50年来从未被水淹过的一块“宝地”。

    “为了确定选址,党员干部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受灾村民大会,征求意见不下20场,先后6次变更方案。”李学文说,“我们从心底里感谢,很多村民一忙完农活,就会来这里帮忙施工,争取早日建好新村。”

    邵武市肖家坊镇灾后集中重建点位于该镇将石村,此集中重建点建成后将安置将石村受灾村民121户,除27户建筑面积45平方米的公寓户型外,占地面积70平方米户型的有56户、80平方米户型的有38户,结构均为两层半联体别墅,以徽派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和建造。记者看到,集中重建点的大多数宅基地已打好地基,建筑工人开始浇注地梁,即将进入地面墙体施工阶段。

    邵武市委组织部部长林贤和挂点肖家坊镇灾后集中重建点工作,他告诉记者:“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做好该新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体育设施、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对重建点范围内的一些小山体不是简单地推平,而是保留作为社区公园,做到‘见缝插绿’,而不是‘见缝插楼’,还考虑到今后居民的实际生活需要,预留足够空间用作婚丧喜庆等民俗活动的场所建设。”

    突出加快转变和党建科学,增强灾后发展活力

    今年60岁的肖家坊镇将石村村民谢明亮说,村民过去靠务农一年收入就五六千元,6月份的特大洪灾造成村里大量耕地被毁,就算能够复耕,也没多大效益。倒房户虽然得到政府各种补助款项,但仍要自筹约9万元才能住上新房。重建过程中,如何找到生产和生活的出路是摆在受灾户面前的一大难题。

    “难题将来不再难了。”谢明亮告诉记者,政府在重建时考虑,通过整理灾毁耕地和林地,复垦旧村部分倒房宅基地,为村里建成1000亩的茶园,村民增收有望。新村选址就在远近闻名的“天成奇峡”景区的山脚下,新村发展还可对接旅游业。许多村民开始打算腾出新房的一层开设家庭旅馆,还有的要办“农家乐”特色餐饮店。

    南平市委副书记周秀光说,闽北各县市将坚持把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实践。一方面,各地都努力做到在重建中促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谋划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为灾后重建顺利进行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增强灾后发展活力。

    政和县岭腰乡成立驻灾后重建点临时党支部、党员突击队,20名驻点党员与受灾重建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有效推进重建点建设;该临时党支部通过民主推选方式,引导受灾农户成立重建自治理事会,负责规划图审议,监督施工和建筑材料的进货及价格,与建设单位沟通、协调和组织重建施工,保障了广大受灾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邵武市组织农村党员培训学习,针对灾后重建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农村党员根据自身实际条件,自愿向党组织和农民群众作出服务承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60名农村党员承诺、践诺服务事项1530项,在广大农村形成了党员事事争先锋的良好风气,赢得群众好评,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相关链接
· 玉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纪实:科学重建新家园
· 徐绍史:务必为玉树灾后科学重建提供有力保障
· 蒋巨峰在青川调研:安全第一 科学重建 加快发展
· 四川绵阳市、江油市加快推进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