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嫦娥二号各大系统准备就绪 发射瞄准"零窗口"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概述

    新华社西昌9月29日电(记者何宗渝、陈玉明)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工程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将于10月1日至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

    本次发射将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直接奔月轨道。卫星奔月飞行约需112小时,其间计划进行2-3次轨道修正,并开展X频段测控、紫外导航等试验和空间环境探测。

    当卫星到达月球附近的特定位置时,将实施近月制动,进入近月点100公里的椭圆轨道。再经过两次轨道调整,进入100公里的极月圆轨道。之后,卫星将择机变轨,进入100公里×15公里椭圆轨道,拍摄后续任务着陆的虹湾预选着陆区图像,分辨率优于1.5米,并验证快速测定轨等相关技术。1-2天后,卫星返回100公里环月轨道,继续开展技术试验和科学探测。

    嫦娥二号卫星将利用新研制的立体相机和改进的激光高度计进行月面地形地貌探测,获得分辨率优于10米的月表图像和更精细的月表高程数据;同时,利用改进的γ/X射线谱仪、微波辐射计、空间环境探测仪等,对月表元素和物质成分、月壤特性、地月空间环境进行探测。

    嫦娥二号任务的成功实施,将验证直接奔月轨道发射、100公里近月制动、15公里变轨、高精度成像、X频段深空测控体制等关键技术,还将验证低密度奇偶校验编译码、紫外敏感器自主导航、高速数据传输、降落相机等新技术,为后续月面软着陆及深空探测任务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同时,在科学上将获得更加丰富和准确的探测数据,深化对月球的科学认知。

新闻背景:嫦娥一号卫星与嫦娥二号卫星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田兆运、宗兆盾)作为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的嫦娥二号卫星即将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启程飞往月球。

    此前,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由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经过18天时间飞行最终进入环月轨道。卫星拍摄的月球照片源源不断地传回地球。2008年11月12日,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成为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图。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在地面飞控中心的指挥下,嫦娥一号撞向月球丰富海区域。撞月过程中,CCD相机实时传回了清晰的图像。

    作为我国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飞行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验证软着陆关键技术。与嫦娥一号任务不同的是,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直接送到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的整个行程只需要112小时。嫦娥二号卫星安装了更多新装备,将要开展X频段深空探测技术试验、紫外导航试验、CCD相机高分辨率成像试验、月壤特性探测等一系列新的试验项目。到达月球后,卫星会在离月球表面100公里的圆轨道开展工作,完成在轨测试和技术验证后,还将进入更近的100×15公里椭圆轨道,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虹湾进行拍照。在15公里高度拍摄的月球图像,分辨率可以达到1.5米以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西昌发射中心:嫦娥二号10月1日至3日择机发射
· 航天局:嫦娥二号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
· 嫦娥二号任务完成综合测试 即将转入加注发射阶段
· "嫦娥二号"年内实施飞行任务 5天内即可到达月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