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南水北调工程“十一五”期间总投资约1405亿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记者姚润丰)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办公室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批复设计单元工程84项,概算核定总投资约1405亿元,占已批复可研报告动态总投资2289亿元(不包括东线治污和中线水源地保护投资)的62%;截至2010年7月底,下达投资865.5亿元,完成投资574.7亿元,分别占总投资的38%和25%。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又是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示范工程。根据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的工程建设目标,东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竟平介绍,“十一五”期间,一大批工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如东线穿黄、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工程,中线膨胀土试验段、黄河以北至漳河段、黄河以南段、引江济汉、天津干线段部分工程项目,以及世界最大规模的渡槽工程——沙河渡槽段等。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已顺利加高至176.6米新的设计高程。采用世界先进盾构技术的中线穿黄工程首条隧洞顺利穿越黄河底部。湖北兴隆水利枢纽开工且同年实现截流,极大地推进了汉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开发。

    截至目前,部分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并发挥效益。中线优先安排建设京石段(石家庄至北京)应急供水工程于2008年5月通过临时通水验收,北京成为首个南水北调工程受益城市。目前,北京正第二次从河北调水,调水规模为2亿立方米。中线丹江口大坝通过科学调度,在应对今年汉江的紧急汛情时,发挥了巨大的防洪综合效益。

    东线江苏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和山东济平干渠工程已完工并发挥效益。作为第一座开工建设、第一个完成并投入运行的泵站——宝应站工程,在2006、2007年连续两年投入里下河排涝运行,累计抽排涝水2.02亿立方米。江苏段刘山闸站、解台闸站、淮安四站输水河道、江都站改造等工程相继建成,并在当地水资源调配和防洪排涝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东线山东济平干渠工程累计泄排涝水近15000万立方米,减少农田涝灾面积近20万亩次,极大地改善了地方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两条隧洞目前已全部贯通

图表: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两条隧洞全线贯通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姚润丰)记者28日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获悉,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下游线隧洞盾构机27日顺利抵达进水口,标志着下游线隧洞全线贯通。继6月22日上游线隧洞贯通后,中线穿黄工程两条隧洞目前已全部贯通,中线穿黄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的关键性工程,其任务是将中线调来的长江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同时在水量丰沛时可向黄河相机补水,一期工程设计流量为26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根据2004年6月份价格水平,核定工程总投资为31.37亿元。 >>>详细阅读

南水北调工程投资计划进展情况(截至2010年8月)

    截至2010年8月底,南水北调办已累计下达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投资999.7亿元(含初步设计工作投资14.2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32.7亿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106.5亿元,南水北调工程基金99.0亿元,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242.2亿元,贷款319.3亿元。

    工程建设项目(含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25.3亿元,占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总投资1555.0亿元的40%,其中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累计完成投资85.5亿元和539.8亿元,分别占东、中线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总投资的67%和38%。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两条隧洞目前已全部贯通
· 河南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集中搬迁结束
· 张野考察南水北调中线河北天津境内工程建设情况
· 图表: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两条隧洞全线贯通
· 南水北调工程投资计划进展情况(截至2010年8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