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纪念台湾光复六十五周年活动在闽台缘博物馆举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福州10月8日电(记者 许雪毅)8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与北京鲁迅博物馆、福建省海峡文化研究会、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在泉州举行纪念台湾光复六十五周年活动。此次活动包括《台湾省编译馆档案》一书首发式、台湾省编译馆档案捐赠仪式、“1946-1948:许寿裳在台湾”专题展和“光复初期台湾的社会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四个部分。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出席活动,并宣读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贺电。贺电说,65年前台湾光复,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一个极为重大的事件。许寿裳先生在台主持编译馆工作期间的档案原件,是两岸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今天这批珍贵的史料终于在相隔六十多年之后,有机会在闽台缘博物馆面世于公众,并经过学者们的共同努力,整理成书出版,实为一件有利于学术、有利于两岸交流的大好事。

    台湾省编译馆始建于1946年台湾光复初期。有关台湾省编译馆的研究,较为知名的学者是日本爱知大学教授黄英哲先生。2008年黄英哲将其珍藏的许寿裳日记手稿原件捐赠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此次他再次来到泉州,捐献其珍藏的台湾省编译馆档案。

    《台湾省编译馆档案》收录了台湾省编译馆部分档案共计309件,分为四类,其中行政150件、人事54件、财务10件、书信95件,这些原始档案资料弥足珍贵,再现了台湾光复初期文化重建的历史足迹。

    “1946-1948:许寿裳在台湾”专题展共有五大板块,分别是许寿裳简介、许寿裳赴台、许寿裳与台湾省编译馆、许寿裳在台湾的学术活动、许寿裳在台北的生活与交友,展览展出历史图片200多幅,许寿裳手稿、台湾编译馆档案原件、台湾光复初期历史照片及书籍等珍贵文物287件。此次专题展将持续到11月20日。

    “光复初期台湾的社会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为期两天,议题包括光复初期的两岸交流、光复初期台湾的社会文化重建、光复初期两岸的文学交流、光复初期台湾新文学的重建、光复初期台湾教育事业的推进、许寿裳与两岸文人的活动等6个方面。两岸共有50多位知名学者与会,交流研究成果,并有日本、美国学者专程前来参加。

    许寿裳,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教育家和传记文学作家。1902年赴日本留学,与鲁迅相识并成为终生挚友。1909年回国,先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参事兼译学馆教授,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江西教育厅厅长、北京女师大校长等职。1946年赴台湾主持台湾省编译馆,编译馆裁撤并入教育厅管辖后在台湾大学任教。1948年2月18日在台北遇害,时年65岁。主要著作有《鲁迅的思想与生活》《亡友鲁迅印象记》《鲁迅年谱》等。

 
 
 相关链接
· 交通运输部全力协调处置台湾渔船遭海盗劫持事件
· 两岸定期航班一周年 台湾各界人士畅谈经贸前景
· 河南台湾月豫台经贸合作洽谈暨ECFA宣讲会举行
· 宁夏与台湾将携手推动两地清真产业和文化合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