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曾荫权13日在特区发表年度施政报告紧扣民生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香港10月13日电(记者 茆雷磊 林建杨 裴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13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2010年至2011年施政报告。曾荫权表示,随着香港成功抵御全球金融危机这一世纪风暴,社会民生已成为市民最关心的议题,其中又以房屋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及长者福利问题最受关注,特区政府希望以新思维应对新挑战,积极塑造一个理想的香港社会。

    这篇题为《民心我心 同舟共济 繁荣共享》的报告是曾荫权担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以来发表的第六份施政报告,全文包括引言、民生优先、发展经济、优质生活、社会安定、民主发展、结语七大部分。

    他表示,经济及社会不断进步,香港人对生活、对政府的期望也随之改变,追求社会公义、公民权利及环境保护,是成熟经济体系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对此,特区政府不能回避,要积极推动。

    曾荫权说,特区政府在确保土地供应充足、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将推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计划,帮助中低收入市民缓解购房压力。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教育是减少跨代贫穷的治本之道,特区政府会继续在教育事业上大力投放资源,同时通过保障工人合理工资水平、提供就业支援和社会福利等措施,帮助基层家庭维持生活水平。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特区政府会增加各类资助安老服务的名额,并研究协助有意向的长者回内地养老。

    曾荫权表示,香港经济已逐步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今年可望取得5%至6%的增长,但世界经济仍存在大量变数,香港要防患未然。加强与内地的金融合作,对香港金融业进一步发展极为重要,香港要发展为国际融资、资产管理和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也为推动内地金融体系现代化、尤其是人民币国际化作出更多贡献;同时,特区政府正积极协助香港服务业拓展内地市场,并与广东省共同争取将粤港合作的功能定位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施政报告提出的其他民生措施包括:设立5亿港元的基金支援旧区重建;将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课本津贴额度从每年408港元增至1000港元;政府与商界各出资50亿港元成立“关爱基金”,向基层市民提供更多援助等。

    在促进与内地交流方面,特区政府致力于使香港每个中小学生都能获得资助,在中小学时期至少参加一次与内地的交流活动,这一目标预计在2015至2016学年实现。

    曾荫权还表示,香港今年发生数宗以不良手法接待内地旅行团的事件。为此,特区政府将继续对香港旅游业加强监管。

    在环保方面,曾荫权宣布多项措施限制专营巴士的有害气体排放。

    文艺、教育和体育方面,特区政府向艺术及体育发展基金注资30亿港元,为有潜力的艺术家及团体提供发展机会。通过特区政府提供的多元升学途径,修读本地大专以上课程的香港青少年比例将达到65%。在过去5年投放超过35亿港元建造及改善体育设施之后,特区政府将继续投入大量资源兴建体育场馆。

    关于港台关系,曾荫权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推动香港与台湾开展多范畴、多层次的交流,特区政府会积极跟进香港旅游发展局在台北正式成立办事处一事,并就在台北设立综合办事机构与台湾磋商。

    对于香港政制发展问题,曾荫权说,修改2012年特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所有法律程序现已全部完成,香港市民希望政制向前发展的愿望得以实现,希望社会各界把握得来不易的机遇,继续本着理性、务实和包容的态度,推动香港政制发展。

    曾荫权在施政报告结语时表示:“机会只会留给做好准备的人。香港要抓紧国家崛起的机会,争取下一个十年在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上飞跃发展,这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香港人的责任。”

 
 
 相关链接
· 曾荫权:会继续推动香港与台湾多范畴多层次交流
· 曾荫权: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蕴含不少商机
· 曾荫权表示:特区政府来年施政重点会以民生为主
· 驻俄大使李辉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
· 曾荫权:香港市民希望政制向前发展愿望得到实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