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宜昌10月23日电(记者刘紫凌 冯国栋)23日,三峡水库水位超过174.5米,距最终目标不到半米。预计26日达到175米,自此工程将由初期运行期逐步转入正常运行阶段。三峡枢纽各方面正加密观察库岸、地质、水质、机组、船闸、大坝建筑物的运行情况,以确保在蓄水最后关头万无一失。目前监测数据显示,各方面运行正常。
23日,长江上游来水流量稳定在1.3万立方米/秒左右,与三峡出库基本持平。水位在174.5米附近波动,较前一日仅有略微上涨。

三峡库区内的一处水位标志牌前,水位显示已经临近175米最终蓄水位(10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摄
自水位突破174米以来,三峡水库加大下泄力度,放慢蓄水步伐,加强了对高水位下运行情况的监测,现在进入“最后半米”关键阶段,三峡枢纽各方面进一步加密观测,审慎调度。
记者从三峡集团公司了解到,9月10日启动175米蓄水至今,监测数据显示,各方面运行正常。三峡库区坡岸2400余处涉水滑坡体运行稳定,蓄水期间未收到险情报告;长江上游干流主要断面水质保持在Ⅱ-Ⅲ类,支流水质以Ⅲ-Ⅳ类为主;三峡电站机组运行稳定,厂房及各坝段渗漏与排水情况正常;三峡船闸运行正常,蓄水以来平均每天运行27闸次,通过船舶164艘,通过货物23万吨;船闸、大坝、厂房、茅坪溪防护坝等建筑物的变形、渗流、应力应变均在设计范围之内,变化规律合理,反映枢纽建筑物在高水位下工作性态正常。

三峡水库蓄水缓慢推进 预计26日可达到175米
新华社宜昌10月21日电(记者 刘紫凌、冯国栋)21日上午10时,三峡水库水位达到174.25米,距175米最终水位不足1米。在18日水位突破174米后,为谨慎起见,三峡蓄水放慢脚步,加强对各方面情况的监测检查。据三峡集团公司介绍,按目前的进度,预计26日可达到175米最终蓄水位。 >>>详细内容
国庆三峡即现客流高峰 游客争睹175米蓄水新景观
新华社宜昌10月1日电(记者刘紫凌 冯国栋)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的“高峡平湖”美景,一直深受海内外游客青睐。今年国庆长假,因恰逢175米最终水位蓄水,不少游客为一睹高水位下的新三峡景观而纷至沓来,长假首日即现客流高峰,三峡库区九畹溪、神龙溪港口客运呈现出繁忙景象。据不完全统计,1日凌晨至正午12点,三峡景区进出旅游船就超过10艘次,接待游客超过3000人,高速客船上座率达到80%以上。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