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东部署实施"十大工程"推动珠三角"四年大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2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广州10月25日电(记者梁钢华)广东省委、省政府近日正式印发《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提出未来几年将举全省之力,在珠三角部署实施“十大工程”建设,推动珠三角在关键时期取得跨越发展。

    根据国务院2008年底批复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了珠三角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科学发展试验区、改革先行区、全国重要经济中心等五大战略地位,把珠三角新一轮跨越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为切实贯彻好《规划纲要》,广东制定了“一年开好局、四年大发展、十年大跨越”三个工作阶段。广东省委、省政府认为,在已经过去的2009年,广东GDP增长达到9.5%,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这意味着“一年开好局”的目标已经实现。按照部署,广东接下来就要进入“四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

    根据广东省制定的珠三角“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明确了这一区域未来几年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总体目标中,《方案》在原有的人均GDP、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城镇化水平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两个指标,以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和自主创新的要求。

    在具体指标方面,到2012年,珠三角人均GDP将达到8万元人民币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81%左右;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2.16万元/人。

    为了将宏伟蓝图付诸实现,广东省在工作方案中对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制定了推动“四年大发展”的重要路线图和“施工图”,专门精心设计制定了涵盖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十大工程”。这“十大工程”包括:珠三角轨道和绿道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创新发展平台、宜居城乡建设、珠三角基础设施现代化、文化强省建设、粤港澳紧密合作拓展、珠三角生态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人才引进培养等,以此推动全省迅速形成“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形成突破”的推进落实机制。

    以“一号工程”珠三角“双道”工程为例,广东将规划建设16条共计1478公里的城际轨道以及6条总长2254公里的区域绿道,规划建设珠三角“三环八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构建亚太地区最开放、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客流中心。在粤港澳紧密合作拓展工程方面,三地将深化各领域更紧密合作,加快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社会、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共同发展,携手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广东省提出,“四年大发展”是广东落实《规划纲要》三个阶段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而实施“十大工程”则是实现“四年大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在整个工作中居于显著的、突出的位置,是当前关系重大又有条件加快推动的工作。广东将举全省之力,把“十大工程”作为重中之重加以推进。

    为确保“十大工程”的顺利推进,广东提出形成重大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对所有重大项目都确定具体明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主体,并将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这三年的年底作为三个时间节点提出工作目标进度。 

 
 
 相关链接
· 广东:“十大工程”带动珠三角地区实现新突破
· 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工商行政管理高层会议召开
· 人口议题首次纳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
· 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质监合作局长联席会议召开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