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鼓舞世界信心--上海世博会谱写"和谐世界"新篇章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26日   来源:新华社

践行中国承诺 鼓舞世界信心
——上海世博会谱写“和谐世界”新篇章

    新华社上海10月26日电(记者季明)“世界给中国一次机会,中国将还世界一片异彩。”9年之前中国申博伊始许下的这句庄严承诺,如今已在浦江两岸化为瑰丽现实。

    超过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超过100万人次的最大单日客流,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有史以来最大的园区选址面积,创纪录的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创纪录的发展中国家参展……上海世博会,在刷新世博会159年历史上的一项项纪录的同时,更展现了中国人“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所迸发出来的无穷活力,成为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新贡献的平台。

    在世界经济由初步企稳走向逐渐复苏的关键时刻,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诚意和努力,并成为世界人民携手应对人类共同危机的最生动载体,为人们度过寒冬增添了浓浓的暖意。

    中国为世界提供公共品能力提升的新标志

    迄今为止上海世博会期间参观人数最多的场馆是哪里?答案既不是预约券一票难求的中国馆,也不是排队最多时长超过12小时的石油馆,而是由43个非洲参展方组成的非洲联合馆:至今参观者数量已超过2000万人次,相当于每3名世博参观者中就有1人来过非洲联合馆。

    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国家和文明,不论大小或贫富,都能在世博会的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中国政府做出了不懈努力。早在2006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向各非洲国家发出参展邀请。2008年11月,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管理部成立,为非洲参展方提供从资金、建设到运营的全方位援助,援助力度之大为历届之最。

    此后,非洲联合馆管理部赴非洲召开专题会议,为世博会历史上首次由组织者亲赴非洲大陆提供参展服务,赢得非洲各国高度赞誉。2009年11月,非洲联合馆竣工,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成为世博园区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展馆;42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入驻非洲联合馆,为历届世博会之最。今年3月,非洲联合馆布展完工,成为园区首个完成布展的外国展馆。

    许多参加国家馆日活动的外国领导人纷纷表示,没有中国的帮助,难以想象一些小国也能在世博会上亮相。马拉维工业与贸易部长尤妮卡·卡赞贝说:“2010年的世博会将令马拉维受益,有助于我国成为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甚至连马拉维的小型农场主也能从中获益匪浅。”

    早在申办世博会的过程中,中国就承诺一旦申博成功,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1亿美元的参博资助资金;而这1亿美元,也是上海世博局成立后收到的第一笔办博款项。在具体办博过程中,中国为非洲、中南美、加勒比共同体等8个联合馆的每个参展国家平均提供了65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并视情况进行了调整,比如为遭受地震的海地追加了22.5万美元,从而为世界带来了发展中国家参展数量最多的一届世博会。

    “奥运会和世博会是世界上关注度最高、同时也是举办难度最大的盛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潘光教授说,“中国在两年时间内相继成功举办这两大盛会,标志着中国为世界提供公共品的能力明显提升。而始终坚持向发展中国家倾斜的导向,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提供公共品的显著不同。”

    世界经济复苏的信心旗帜

    26日,上海世博会希腊馆依然游人如织,参观者徜徉在充满地中海风情的拱廊、城市、乡村、剧场、集市等不同展厅之间,体验着希腊人对城市的独到理解和对生活永不满足的追求。

    就是这个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展馆,当初一度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预算比最初削减了40%;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展馆展品的质量和数量没有减少,展馆也如期开放。专程来上海出席希腊馆开馆仪式的希腊副总理潘加洛斯说:“希腊参加上海世博会是对中国人民、上海市民的承诺。我们不能缺席世博会这样一个世界性的盛会。”

    无论是年初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的海地、智利,还是当时正为消除金融危机负面影响而努力的希腊、冰岛,都如约来到了上海。而在上海世博会举行的近半年时间里,无论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位于黄浦江畔的这片世博园区都宛如一方净土,每天微笑着迎接四方宾朋。

    所有参观过上海世博会墨西哥馆的游客,都会对其将展馆设计在地下、地面则修建一片色彩斑斓的风筝林的独特设计印象深刻。为此,墨西哥政府斥资3亿多比索(约合2500万美元),也成为该国投资最大的世博场馆之一。

    墨西哥馆负责人爱德华多·塞尔德纳说,在建设场馆前,他们先对墨西哥在中国的形象问题进行了广泛调查,发现40%的中国民众不知道墨西哥,“世博会是塑造和改善墨西哥形象的绝佳契机。虽然世博会收益在短期内难以看到,但它将为墨西哥在中国树立‘世界最大新兴市场’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吸引投资和游客。”

    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说:“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是世界经济企稳向漫长复苏的关键时刻,这届世博会应该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信心旗帜。”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全球经济环比增长3.8%和2.8%,中国银行日前发布的《全球经济金融展望季报》认为:“除非再度爆发全球性系统性风险,否则全球经济仍将持续复苏。”

    建设“和谐世界”的新起点

    英国馆25日公布了“后世博计划”,其中包括含有6万多颗“种子”的亚克力杆的去向。根据此计划,一部分亚克力杆将和教材一起送往参与英国“绿色学校计划”的各个学校,“让未来一代能够更加了解生物多样性和大自然对人类及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另一部分亚克力杆将赠予昆明植物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基尤植物园,“以感谢他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所作出的贡献。”剩下来的亚克力杆则将面向公众进行慈善拍卖。而西班牙馆近日也宣布,要将镇馆之宝“小米宝宝”捐献给筹建中的世博会博物馆。

    随着世博会临近尾声,上海世博会能为世界留下什么样的财富,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上海市世博局主题演绎部部长季路德说:“今天的世博会,重点已经不在于留下什么地标建筑,而是精神层面的思考与启示——人类能够通过世博会对未来发展达成何种共识?”

    人们期待着,经过184天的盛会,全世界能够更好地正视所面临的机遇和难题,能够拥有更多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智慧,能够延续携手共进的友谊和情意,能够增添更多彼此的理解和宽容,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奋斗!

    上海世博会,必将成为人类建设“和谐世界”的新起点。 

 
 
 相关链接
· 旅游研究院:世博会将带来超800亿元直接旅游收入
· 上海世博会圆满实现入园游客7000万人次的目标
· 上海世博会特稿:世博畅想未来可持续的城市生活
·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个别展品将进入世博会博物馆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