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10月30日电(记者苏晓 张雅诗)香港地势多山,最近几十年采取全方位的“斜坡安全系统”治理山体滑坡,成绩斐然,斜坡滑坡风险大幅降低。
特区政府土力工程处处长陈健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已按预定目标在今年内将香港斜坡整体山体滑坡风险减至1977年的25%水平,目前香港所有高风险斜坡都已得到妥善处理。
香港1100多平方公里面积,山地占60%,大量民居、道路依山而建。与内地许多地方一样,香港每年都会发生山体滑坡,曾经发生过一天死亡138人的大灾难,这一天——1972年6月18日——被称为香港山体滑坡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然而,惨痛的教训也带来了转机。重大山体滑坡惨剧使香港开始研究山体滑坡问题及解决办法。土力工程处是香港专责处理斜坡问题的政府部门,陈健硕是该部门第三任处长,见证了香港在斜坡管理上的发展和成就。
陈健硕表示,自1977年成立以来,土力工程处着手制订整体的斜坡安全策略,减低斜坡的山体滑坡风险。在具体运作方面,主要有3大策略:尽量减低新建斜坡的山体滑坡风险;改善现有的斜坡以减低山体滑坡风险;尽量减少山体滑坡造成的伤害,以降低其风险。
经过多年努力,土力工程处于2000年把斜坡整体山体滑坡风险减至1977年的50%水平,目前所有高风险斜坡都已得到妥善处理,并已按预定目标,在今年将这一水平进一步降低至25%。
现在,靠近民居的斜坡已得到妥善处理,不过,由于香港本身的天然地理和气候问题,山体滑坡的风险不可能完全消失。陈健硕说:“随着人口增长以及社会普遍不接受填海造地,香港日后的城市发展将逐渐向山坡靠近,而目前恶劣天气情况可能增多,因此山体滑坡风险,仍会逐渐增加。”
陈健硕表示,土力工程处已开始处理远离民居的天然山坡,香港约有2700个天然山坡有潜在风险,部分靠近公路,一旦发生山体滑坡会对交通造成阻塞,并可能危及路人的人身安全。
特区政府处理天然斜坡的有关开支在2009/2010年度增至12亿港元。目前土力工程处正为6处天然山坡施工,主要是兴建泥石坝,以堵截方法应对天然泥石流。为此,香港开发了一套泥石流电脑模拟系统,用以推测泥石流的速度和体积,确保泥石坝能准确地堵截泥石流。
此外,为了准确掌握山坡数据,土木工程处在2006年完成了整个香港岛的探测情况下,还计划于11月再次采用空域三维立体激光反射技术,利用飞机在上空探测全港天然斜坡的情况。
防治山体滑坡的危害,除了靠政府各部门积极维持斜坡结构的安全,市民大众的参与和配合也十分重要。香港有一套预警系统,当恶劣的天气带来大量降雨,并将导致山体滑坡发生时,香港天文台会发出山体滑坡警报。
土力工程处致力于教育市民在山体滑坡警报生效时应采取的防备措施,并推动社区合作,通过公众教育、宣传活动和咨询服务,提高市民对斜坡安全的认知,从而减少因山体滑坡而可能造成的损失。
据介绍,香港的斜坡安全系统在国际岩土工程界享有较高声誉。世界各地很多机构,包括政府组织,大学和私人公司都曾到土力工程处拜访,分享相关的知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