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藏寨羌堡留下动人的浓墨重彩的“湘理深情”印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藏寨羌堡留下浓墨重彩的“湘理深情”
——湖南省对口支援四川理县地震灾区纪实

    新华社成都10月31日电(新华社记者苏晓洲、杨三军)美轮美奂的藏寨羌堡点缀在深山大壑,红苹果压弯枝头,金灿灿的玉米棒垒成了墙,米亚罗的红叶映衬着白云蓝天……今年秋天,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分外生机勃发。

    自2008年6月中央部署湖南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以来,湖南省派出工作队和援建大军,在当地干部群众的配合下,圆满完成了总投资20.1亿元的99个建设项目,动人的“湘理深情”镌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迹。

    起点始于生命之水

    理县地处川西高原,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县房屋、基础设施、植被等受到严重破坏,到处一片废墟,满目疮痍。

    按照中央“一省帮一重灾县”安排部署,湖南省受命对口支援理县灾后恢复重建。地处中部的湖南省,虽然财力并不殷实,但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提出:举全省之力,把理县当作湖南的一个县来对待,扎扎实实对口支援!

    2008年夏天,冒着余震等险情,湖南援建工作队在队长张银桥带领下,进入了灾区腹地。用一个月时间,他们跑遍了理县的山山水水,收集了30万字的灾情资料,为灾后重建提供规划决策依据。

    援建工作队很快发现,理县虽处雪山脚下,但饮水和水质问题严重困扰当地群众。在一户农民家,老乡面对远道来的客人,揭开坛子用碗小心翼翼地舀了小半碗水,双手捧给队员。张银桥接过水一看,不禁呆住了:这是什么水啊,碗里分明是半碗黄汤。主人不安地搓着手说:“我们喝的,就是这样的水……”

    此情此景,让湖南援建工作队为之震动,湖南省委、省政府闻讯,立即将安全饮水及灌溉工程列为援建理县的“一号工程”。

    记者在藏族聚居的上孟乡看到,一眼清泉通过上千米长的管道,滋润着山下的藏寨和农田,这是湖南省援建饮水工程中的一个。援建队员李仕铭说,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放在第一位,湖南走在了各援建省份的最前列。如今,惠及理县13个乡、81个村的“三湘情农村安全饮水与农田灌溉工程”,彻底解决了当地13个乡镇、81个行政村、3.5万名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近3万亩农田的灌溉难成为历史。

    艰险的援建考验意志力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很难想象在海拔1400米至5000米高山深处展开的重建工程有多么艰难。记者看到,湖南援建的蒲溪小学位于幽深的峡谷之中,湍急的山溪水从学校门前奔流而过。

    援建干部杨立军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当地脆弱的植被,建筑沙石、回填土等最远的要从成都等地花上10多个小时辗转运来。施工机械刨开薄薄的土层,地下全是小的1吨多、大的10多吨重的“漂石”,需要逐一破碎后才能取出来。

    参加援建的湖南、四川等地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住板房、挤帐篷、打地铺,成天粗茶淡饭不说,水土不服最难“扛”。理县海拔高、空气干燥,初来乍到,很多人成天流鼻血。

    为让灾区的孩子们早日告别板房教室,湖南援建人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援建的14所中小学成为最早竣工并投入使用的项目之一。塑胶跑道、全液晶显示屏微机教室、崭新的健身器材……各所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建筑全部按照抗震设防标准建设。

    理县山大沟深、经济发展滞后,行路难、看病难始终是困扰灾区群众的民生问题。湖南援建者以317国道为轴线,以各乡镇、建制村道路为支线,建成了覆盖理县全境的灾后重建公路网;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的理县人民医院落成并投入使用。

    为了恢复有“石头文化活化石”之称的甘堡古藏寨、有“神秘东方古堡”美誉的桃坪羌寨,湖南特地聘请高水平设计师,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这两个少数民族古建筑群落进行设计建设。如今,桃坪羌寨、甘堡藏寨已恢复了往日的风采,成为理县藏羌民族文化走廊上两朵绚丽的“奇葩”,前来观光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难以割舍的“湘理深情”

    湖南历时两年的对口援建,得到了四川省、阿坝州和理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全力支持。“饮水不忘援建人,幸福永记湖南情” 、“流水汇聚三湘情,清泉喷发报党恩”……饮水工程竣工后,藏羌群众自发在蓄水池旁立碑刻文,以示纪念。在援建工程施工过程中,藏羌群众轮班维持交通秩序,协助施工队看护材料,有力保障了工程顺利进行。

    张银桥说,湖南援建队员紧紧围绕理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一条藏羌文化走廊,建设三大产业基地”发展战略,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硬件援建与产业援建、智力援建相结合,确定的9大类、99个对口援建项目于9月底全部竣工,圆满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

    在今年10月10日这个象征“十全十美”的日子里,湖南省对口支援灾后重建项目整体移交给理县。交接仪式上,四川省副省长张作哈说,湖南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力度大、进度快、效果好,使曾经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的理县发生了沧桑巨变,四川人民、理县人民会永远铭记这份恩情。

    理县县委书记蒋刚说,这99个援建项目,是湖南省6800万人民无私奉献、倾力援建的历史见证,是湘理人民血脉相连、心手相牵的友谊象征。

 
 
 相关链接
· 四川省将再改造7万户农村危房 167个县纳入其中
· 四川省向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调研组汇报工作
· 四川省部署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 2010“文化中国·锦绣四川”系列活动在纽约开幕
· 四川省紧急通知做好第四季度全省节能降耗工作
·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各族群众欢庆建州60周年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