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国际时评:上海世博会——人已散 曲未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0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记者 丁宜)昔日人潮涌动的上海世博园如今空空荡荡,只留下工作人员拆卸和搬运的忙碌身影。上海世博大幕虽然落下,人群虽然散去,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因世博被拉近,“后世博效应”所产生的巨大经济、科技效应将逐渐显现,开放、对话、创新和环保的理念将延续。正所谓:人已散,曲未终。

    上海世博是一届开放性的盛会,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也向中国展示了世界。像国际舆论所评价的那样,它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让普通中国人和世界直接接触;也像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评价的那样,它让渴望了解世界的中国人民和渴望了解中国的各国朋友走到一起。

    参观上海世博的7300万游客,大多是来自中国的普通公众。法新社说,上海世博会使普通中国人成为世界焦点。而据上海世博组织者说,只有不到5%的中国人有机会出国旅游。美联社援引一位中国退休老人的话说,“感谢世博,让那些像我一样一辈子都没有出国机会的人能够感受整个世界”。

    正是在这种“不出国门、走遍世界”的直观接触和感受中,中国增强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上海世博犹如一个科普课堂,用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民众,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温家宝总理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加坚定了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日本《每日新闻》认为,世博会起到了转变国民意识的启蒙作用。欧洲新闻网评论说,世博会是一个改变人们观念的机会,启发了中国关注的未来。

    上海世博的影响不限于此,它对于拉动中国未来10年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溢出效应”难以用数字衡量。有媒体认为,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在经济方面估计可持续10年,在文化上可能将影响一代人。

    上海世博不仅让中国,也让世界受益。世博会助力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会带来新的科技进步,不仅激励中国坚定地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而且为全球各国加快产业升级提供契机。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世博闭幕之际所说,各参展国带来的是一个国家的自豪,而带回去的却是整个世界的精彩。

    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如今一片静谧。世博园虽然空荡,但人们的内心却填满了184天的美好回忆;一辆辆搬迁车辆虽然驶离园区,但却带不走上海世博的科技创新理念及所延伸的经济效应;《致世博》的乐曲虽然结束,但“后世博”的乐章刚刚奏响……

 
 
 相关链接
· 新闻出版总署:世博会网络版权保护行动见成效
· 世博会丹麦馆正式拆馆 “小美人鱼”启程回家
· 2010上海世博会的3D立体电影拍摄完成
· 世博会参观者累计达7308.44万人次
· 告别世博 永留世博——上海世博会旗林降旗侧记
· 黄浦江畔的思想盛宴——记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