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11月9日电(记者 裴闯)香港特区政府正就是否申办2023年亚运会进行公众咨询。香港亚运会临时申办委员会9日提出大幅缩减亚运直接成本的建议,根据该建议,此前预计的137亿至145亿港元直接成本将减至60亿港元以内。
鉴于香港社会关注亚运会的举办成本问题,临时申办委的场地专责小组当日举行会议,认为若不提升元朗、大埔及沙田3个室内体育馆水平可大幅压缩开支,同时亦可满足亚运会的举办要求。
场地专责小组主席霍震霆表示,根据新方案,虽然这3个室内体育馆的观众座位将会减少,但每个场地仍有1000至1200个座位进行初赛,而3项赛事的半决赛和决赛不会受到影响。
小组委员建议,除了这3个室内运动场馆外,篮球、手球和排球的初赛项目亦可在兴建中的元朗区公共图书馆及体育馆、正在兴建的粉岭/上水区体育馆和现有的马鞍山室内运动场举行。此外,由于场地安排的改动,摔跤和举重可以移师正在兴建的将军澳综合大楼进行。
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说:“特区政府十分理解社会对亚运会所涉及开支的关注。为此,我们欢迎场地专责小组提出的建议,令举办亚运会的直接开支减少超过一半。”
他表示,新方案可让公众从崭新的角度考虑香港应否申办2023年亚运会,包括直接开支的缩减、主办亚运会为香港带来的裨益、社区运动文化的养成,以及投资未来等。
香港特区政府已延长应否申办2023年亚运会的公众咨询期1个月,收集意见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12月1日。特区政府表示会持开放态度,广纳意见,待咨询结束后作出是否申办亚运会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