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专家建议:亟须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监管体系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1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11月14日电(记者席敏、袁军宝)针对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的现象,专家建议,在“十二五”期间亟须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监管体系建设。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CPI涨幅扩大,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1%成为10月份CPI上涨的主要推手之一。今年以来,我国大蒜、绿豆、苹果等部分农产品出现普涨行情,多个品种甚至出现轮番上涨的现象。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今年我国农产品价格多头上涨除了与产地供应量和市场需求之间矛盾加大的因素外,部分农产品价格也与市场流通监管体系不完善、产地与市场信息不对称有关。“一些经销商借机抬高农产品价格,甚至出现囤积待涨的现象。”

    鲁能金穗期货分析师邢政认为,今年不少农产品价格上涨吸引了一些投机商的加入,他们提前介入农产品上游产地,从农民手中直接收购农产品,最后以高价售出。

    “针对今年农产品价格出现的一些不合理波动,应该更好地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和监管体系,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给农民增收和城市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张卫国说。

    为此,张卫国等专家建议,首先应该继续加快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和种植合作社,统一组织和调度农民生产计划,根据市场变动合理安排生产;通过集体协商和统一定价的方式提高农民的议价能力,防止单一农户在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处于被动局面。

    其次,应该有针对性地设置农产品生产和储备基地。当农产品价格过低时,可以利用储备基地的功能,有效减少农民在产品价格过低时受损,而在价格过高时,可以及时向市场投放农产品,防止部分贸易商利用个别农产品资源紧缺时人为过高地抬升价格,影响城市居民生活。

    为了增加农产品价格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农产品资源的市场调配能力,需要在农村市场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通过这一渠道及时向农户和市场反映价格及需求变动情况,有效抑制农产品价格出现过高或过低的走势。

    同时,专家还建议,建立更为健全的农产品价格监管机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农产品的流通秩序和价格变动。除了对农产品的绿色环保和质量监督继续加强之外,需要对价格和投机行为也进行监管,防止因炒作误导农民生产,同时加重居民“菜篮子”的负担。

 
 
 相关链接
· 王乐泉: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上海浦东再谱发展新篇章
· 测绘局明确"十二五"测绘科技发展与外事工作任务
· “十二五”发展路径展望:五大民生改革期待突破
· 全国煤炭工作会议召开 研究部署十二五煤炭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