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11月19日电(记者文涛、胡星)西藏自治区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首个《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预案》的正式发布实施,对于西藏提高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丹增顿珠介绍,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西藏境内暴雨、暴雪、干旱、大风、强降温等气象灾害及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气象次生、衍生灾害频发,造成的损失逐年加大,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对于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西藏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适用范围包括暴雨、暴雪、干旱、大风、强降温等5种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和发布预警的标准。《预案》同时涵盖了由气象因素引发的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其他灾害的处置。
记者注意到,《预案》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特点,从气象灾害防范到处置的各个环节,都具体规定了政府、部门、社会的责任,相应明确了各自的应急行动。此外,《预案》还强化了气象部门在监测预报、信息共享、灾害普查、预警信息发布等方面的作用。
据介绍,西藏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2009年底,全区共制订各类应急预案达4790个,预案种类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