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三句话感受中部经济新脉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11月24日电(记者张辛欣、何宗渝、郭远明)有一些声音总是让人回味。

    在中部地区调研途中,有这样三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从中可以感受到中部经济跳动的脉搏。

    【声音】“从困境中窥视锦绣,在创造中变废为宝”——江西省丰城市宏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曙雄。

    【感受】在宏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车间里,一个个由废旧易拉罐压缩而成的立方体整齐码放,色彩斑斓,颇有些后现代艺术气息。

    熊曙雄告诉记者,这些废旧易拉罐经过分类、压缩、熔炼等程序,可摇身变为延展性、密致性极佳的再生铝。

    从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一路吆喝的破烂王,到如今低碳环保、日进斗金的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家,熊曙雄认为,从困境中窥视锦绣,在创造中变废为宝是他独特的转变之道。

    如今,宏成公司所在的江西省丰城市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力于将过去粗放经营产生的废物回收再生,以其独特的方式实现由“高能耗”向“低能耗”、由“卖煤炭”向“卖碳汇”、由“黑色”向“绿色”转变。

    【声音】“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安徽省合肥市市长吴存荣。

    【感受】提起产业转型和发展,人们很容易想到高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在合肥,主要经营瓜子等炒货的“洽洽”,却每年创造30亿元的产值。

    在人们眼中,一向被视为传统产业的食品加工业至今仍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利润增幅最快、投资最热的行业之一。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成功例子表明,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即便是传统产业,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拓宽发展空间,推进科技创新,也能激发出持久活力。

    【声音】“我只是把缸子揭开,让香气弥漫”——江西省景德镇市古窑民俗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武平。

    【感受】曾几何时,位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里的座座窑炉静静伫立,作为瓷文化的象征供后人游览参观。如今,景德镇盘活文化资源,把民间工匠引进博览区,恢复拉胚、画彩、上釉、古窑复烧等工艺流程,让瓷文化在生产线上向游客展示。

    谈及博览区的创意时,陈武平表示,他只是打开景德镇尘封已久的“酱缸”,让文化的气息四溢飘香。

    和景德镇一样,中部许多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往往一个点子,就能开启一个产业。把睡着的文化资源唤醒,让它变成资产,生出资本,不失为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途径。

 
 
 相关链接
· 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印象
· 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快“转”促“调”看山东
· 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世界屋脊"从此不再遥远
·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上海浦东再谱发展新篇章
· 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民生科技点亮幸福生活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