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2日电(记者 阿依努尔)11岁的塔吉克族少年艾尔米江,虽然仅是一名四年级学生,但却是家里的“小翻译”,不仅能为家里的生意提供帮助,还多次在双语演讲比赛中获奖,令父母为之自豪。艾尔米江只是新疆“双语”教育的众多少数民族受益者之一,目前新疆37个牧业县中,“双语”学校在校生已达十余万人,“双语”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推动了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全面提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的统计数字显示,37个牧业县中,“双语”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已达6万余人,学前“民考汉”幼儿已逾万人;“双语”小学在校生已近7.7万人,小学“民考汉”学生已逾6万人;“双语”普通初中“民考汉”学生达到了1.8万余人。这些接受“双语”教育的少年儿童,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他们不仅能用民、汉双语自由交流,很多学生还能用汉语熟练地读写。
长期以来,受自然、经济、历史等原因影响,新疆牧区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分散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不仅加剧了牧区“双语”教学办学难度,也使牧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双语”教育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为改变这一现状,多年来,新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逐步扩大牧区“双语”教学的范围和规模,截至2009年底,新疆37个牧业县除县城还保留部分非“双语”幼儿园外,牧业乡(镇)、村幼儿园均建立“双语”幼儿园。随着“双语”教学在牧区的稳步推进,牧区“双语”教学已经扩大至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阶段,牧区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新疆37个牧业县国土面积为88.66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53.25%,牧区人口为462.9万,占全疆人口的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