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8日电 新疆图书馆将建成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新疆分馆,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新疆文艺译制中心将把优秀文艺作品覆盖全疆……近年来,我国宣传文化系统不断加大对新疆宣传文化建设的支援力度,随着春雨工程、村村通工程、农(牧)家书屋工程等工程的深入推进,新疆文化事业、广电事业、新闻出版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让各族群众享受到了文化发展的成果。
为提高文化援疆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时效性,文化部采取多种措施支援新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部实施新疆文化建设“春雨工程”,新疆地州市级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项目,已列入自治区“十二五”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到2015年,新疆将建成图书馆二期、美术馆、群艺馆、文艺译制中心等设施,14个地州和98个县市基本建成标准剧场,62个县级艺术表演团体建成排练场和业务用房,10407个村(社区)基本实现村村(社区)有文化活动室;兵团建成大剧院、群艺馆等设施。
文化部实施新疆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到2015年,国家将帮助新疆建立起比较完备、富有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建成1个自治区级和3个地州级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以及兵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新疆各级专业艺术表演团队已有近百个,初步形成了以民族歌舞音乐为主,包括多种艺术门类和剧种的文化艺术的新格局。为不断拓宽双边和多边文化交流范围,新疆先后在欧洲主要国家和海湾、中亚等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了“中国新疆文化周”活动,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
在广播影视方面,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以实施“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上星传输覆盖工程等为抓手,不断加大援疆力度,极大地推动了新疆广播影视事业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覆盖效果,今年,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新疆通过实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上星传输覆盖工程,使新疆新增4套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节目,5种少数民族语言的5套广播节目。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不断推进,新疆近64万户农牧民通过直播卫星收看到40套以上电视节目。受益于乡村大喇叭覆盖工程,全疆856个乡镇、8688个行政村完成19088套大喇叭设备的安装。
近年来,新疆广播影视节目译制制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今年,由国家广电总局向新疆捐赠电视剧数量由以前每年1000集增至60部2091集,捐赠动画片数量由以往每年12000分钟增至38000分钟。新疆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译制制作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第四期“西新工程”中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译制制作项目、新疆广播影视译制中心录音棚等项目升级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新增新疆影视剧年译制能力460集,使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译制制作能力发生历史性变化。
在新闻出版方面,新闻出版总署专门制定了新闻出版援疆工作一揽子方案和意见。为加大援疆力度,全国新闻出版系统继续实施和新启动各类援疆工程30多个,这些援疆工程受到新疆各族农牧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普遍欢迎。
从规划到完成,新疆“东风工程”第五批免费赠阅出版物(包括6种文字图书317种235万册,5种语言音像制品74种64万盒)的出版印刷发行工作,仅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19个对口援建省(市)也加快了援疆步伐,目前,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湖南等省市已启动部分援疆项目;北京市拟定了为和田地区捐赠印刷机、电子书屋等多项援疆计划;上海市组织编辑出版了多种援疆出版物,计划在泽普县投资近2亿元建设一家大型印刷企业……
在今年的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中,国家优先安排资金资助新疆12个少数民族文字出版项目,出版了《玛纳斯的祖先》等30余种图书和电子音像制品,大力扶持新疆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今年,中央和地方先后投入8800万元,支持新疆新建农(牧)家书屋4000家、支持兵团新建连队书屋893家,南疆地区率先实现农(牧)家书屋、连队书屋全覆盖。(采写记者:阿依努尔、周玮、白瀛、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