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向教育强省跨越 辽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20日   来源:人民日报

    ●投入资金10亿多元改造960余所城区薄弱学校

    ●投资46亿多元建设804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

    ●城市中小学接收14.6万名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

    ●2015年前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全面普及

    强省必先强教。辽宁省从破解影响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着手,一届接着一届抓,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日前,辽宁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举全省之力,实现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跨越,2015年前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全面普及。

    2002年以来,辽宁加大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统筹力度,先后出台了加强城区薄弱学校改造、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意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写进全省“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的指导思想,2003年,辽宁省提出,到2010年全面完成薄弱学校改造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全省投入资金10亿多元,改造了全省960余所城区薄弱学校,使师资配备得到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扎实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规模过小、效益偏低。从2002年开始,辽宁就着手开展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工作。在完成农村标准化初中建设基础上,近年来辽宁投资46亿多元,建设了804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覆盖全省86%以上乡镇,基本实现一乡一所标准化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的目标。

    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工作。省教育厅推进各市统筹区域教育资源,在城区打破一校一学区的原有模式,将若干所优质学校和一般学校搭配起来划分成大学区;在农村,把邻近若干乡的学校划分成一个大学区。鼓励骨干教师从强校到薄弱学校任教,促进教育资源的区域内均衡配置。沈阳规定专任教师交流每年15%以上,每所学校起始年级要配备50%的交流教师,2006—2008年就实现起始年级教师100%、每个学校教师45%以上的实质性交流。

    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6年以来,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8.5亿元,为260万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7万多名贫困寄宿生提供了生活补助费。2005年以来,全省14个市1887所城市中小学,共接收14.6万名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安排5.6万名留守儿童到农村寄宿制学校就读,困难群体学生就学难问题基本解决。(记者 郑少忠)

 
 
 相关链接
· 中央财政新增105亿元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 吉林农民工子女与当地居民子女一样享受义务教育
·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部分资金明年预算出台
· 教育部发布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指导意见
· 非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可享受国家各阶段资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