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正组织实施关于法治建设"十大专项研究规划"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崔清新)记者从中国法学会21日召开的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法学会正在组织精干力量,对事关我国法治建设长远发展的十大专项研究规划项目进行研究,力争用2至3年时间完成这项工作。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着眼于中国法治建设的长远考虑,在广泛调查研究和深入论证的基础上,2009年中国法学会经有关部门批准,制定了《十大专项研究规划》。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周成奎表示,《十大专项研究规划》项目的研究,既要有发展的眼光和改革的精神,努力使专项研究规划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更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努力使专项研究规划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着力解决影响我国法治进程的重大问题和影响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力求研究成果具有现实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十大专项研究规划》项目题目包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纲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改革研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法律问题研究、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研究、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产业发展法律问题研究、改善民生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问题研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国家金融经济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方向介绍,每个项目获得的经费资助为30至50万元,目前,各专项规划课题已经进行了中期检查,正在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如果能将这些项目转化应用,必将对我国的法制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据介绍,十大专项研究规划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每个项目下设若干课题组。各课题组成员从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部门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理论骨干,以及既有丰富法治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法学造诣的法律实务部门的同志中选择,实行法学界、法律界的结合。

    十大专项研究规划各项目,原则上应在2至3年内完成研究工作。通过建立项目立项评审、开题论证、中期检查、成果鉴定的制度,确保各项目按期、高质量地完成。

    专项研究规划各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将通过专报、要报等形式,及时报中央决策参考和向有关部门反映。还将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

 
 
 相关链接
· 刘家义:加强审计法制建设 为审计提供法制保障
· 辽宁省委召开省委中心组(扩大)法制建设报告会
· 周伯华出席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法制建设经验交流会
· 2009年统筹扩大消费扩大开放 推进商务法制建设
·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民族法制建设取得新成绩
· 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推动文化遗产法制建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