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东推广“蔬菜大棚+冷链储备+平价门店”模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广州12月23日电(记者 陈冀)蔬菜大棚可保证在灾害天气依然正常生产、冷链储备可保障灾害天气的物资充足供应、平价门店则在物价上涨时稳定价格,广东省物价部门将这三项内容结合起来,创新价格调控手段,作为稳定物价的重要措施。目前这一模式在广东省惠州市试点初见成效后将在全省范围内鼓励推广实施,广东省物价部门将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对相关环节给予补贴。

    广东是蔬菜生产大省,但蔬菜生产季节性特征明显,每年夏季台风和冬季寒冷天气,都会导致蔬菜价格波动,推动价格指数上涨。蔬菜大棚可起到护秧、防冻、防风,加快生长、种植反季节蔬菜、增加产量等作用;冷藏设施则可以延长保存期,起储备调节作用;平价门店则可在农副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肉菜等农副产品,从而稳定农产品价格。

    惠州是广东省“蔬菜大棚+冷链储备+平价门店”模式的试点城市。记者在惠州了解到,目前,该市已在市区周边建立5个政府“菜篮子”蔬菜生产基地,并运用3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对基地的大棚等设施建设进行扶持。从2011年1月1日起,还将对新建或扩建蔬菜大棚百亩以上的生产基地,给予每亩5000元的补贴。

    与此同时,通过生产运营补贴的形式,支持农产品储备冷库建设。惠州市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粤东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中心——惠州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成2500吨库容的农产品储备冷库,承担粤东地区及珠三角部分地区蔬菜应急储备任务。在此基础上该中心计划于近期再建设1000吨冷库。平时将确保满足市区7天的肉菜消费储备量或市场投放量;节日和自然灾害期间,保证每日农产品供应量2500吨,切实发挥保障货源供应、稳定价格的作用。

    广东省物价局局长孙庆奇表示,“蔬菜大棚+冷链储备+平价门店”模式,实际上等于在生产、批发和零售环节设置了稳定物价的三条防线,形成了完善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有利于实现“一般灾害价格不上涨,重大灾害价格不大涨”的调控目标。

 
 
 相关链接
· 新华社监测:降温导致全国部分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 商务部监测:11月上旬以来蔬菜价格连续五周下降
· 山西“组合拳”稳了物价 蔬菜批发均价连续回落
· 降温致蔬菜价格上涨的品种数量增加但涨幅较小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