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璩静、马嘉骊)记者24日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获悉,截至12月15日,2010年全国共收缴淫秽色情出版物98.1万件,查办淫秽色情出版物案件1669起,共收缴侵权盗版出版物3734.6万件,查办侵权盗版出版物案件10425起。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查办案件尤其是查办大案要案是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的关键手段,“扫黄打非”工作要不断完善四大机制,以加大查办大案要案力度。
完善举报受理机制。对于2010年所收到的17万余条各类举报线索,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已及时转交相关部门进行了处理,并按照规定向534名举报人兑现举报奖励54.4万元。同时,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转办各类违规违法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举报案件1015件,各地据此查实处理案件107件。
完善大案要案协调督办机制。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在全面、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地大案要案办理情况的基础上,梳理全国挂牌督办大案要案83起,并对各地在案件办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截至目前,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与公安部联合或单独召开案件协调会30余次,累计派出40余人次赴有关地区协调、指导、督促案件查办工作。
完善案件查办保障机制。为加大对全国挂牌督办案件的经费支持力度,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大案要案经费补助办法,规范了补助经费的申请范围、条件和程序,全年对各起大案要案给予办案经费补贴共计数百万元。
完善案件查办奖惩机制。对查办大案要案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都及时给予了表彰奖励,先后对河南、广东、四川“7·15”制售非法出版物系列案等大案要案的举报者和相关有功者进行了表彰奖励,共表彰奖励办案有功集体17个、有功个人40名。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还专门召开打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表彰会,对专项行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131个有功集体和202名有功个人进行了表彰。
一路正义之歌——2010年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璩静、马嘉骊)打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信息、部署迎世博和迎亚运专项行动、深化联防协作工程建设、完善查办大案要案工作机制、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2010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有重点地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强监管,抓落实,有效遏制了淫秽色情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等的传播,有力打击了各类非法出版活动,为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大力扫除文化垃圾,重点打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信息
截至12月15日,今年全国共收缴淫秽色情出版物98.1万件,查办淫秽色情出版物案件1669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底,全国共关闭涉黄网站6万多个,查处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案件2197起。
自2009年底开始,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就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打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部署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做好网站清理、行业整治、案件查办、技术防范、制度建设、法律保障、社会监督等工作。随着各地对网络“涉黄”犯罪刑事打击力度加大,一批淫秽色情出版物案件特别是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重点案件顺利告破。
福建、四川等地破获了多起租用境外服务器开办淫秽色情网站案件,广东江门“7·01”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江苏无锡“12·02”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四川雅安“群益网”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60万元。
此外,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举报中心全年共受理各类举报线索17万多条,按规定向534名举报人兑现举报奖励54.4万元。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网站明显减少,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上的低俗信息明显减少,群众举报明显减少,网络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网络扫黄是在扫除精神毒品,是对健康人负责!”“要标本兼治,让黄色毒瘤没有立足之地。“打击淫秽‘黄网’,还孩子一片蓝天。”……各方面的反映和声音表明,淫秽色情信息的传播正遭到日益强烈的声讨,铲除网络和手机“黄毒”、净化网络环境,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
“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清理封堵、查办案件、穷追猛打、常抓不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手机网站传播色情信息蔓延态势已得到初步遏制,下一阶段,网络和手机“扫黄”行动要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有效遏制各类侵权盗版行为,做到反盗版天天有行动
开展专项行动、查办典型案件、组织督导检查、奖励群众举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多措并举、成效显著。截至12月15日,今年全国共收缴侵权盗版出版物3734.6万件,其中盗版音像制品3061万件、盗版图书539.7万件、盗版电子出版物133.9万件,查办侵权盗版出版物案件10425起。
部署开展印刷企业清查、深化联防协作工程、全面清查重点地区印刷企业、细化综治考评办法等措施……今年以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在春节和“两会”前后“扫黄打非”行动、迎世博和迎亚运“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中,都将打击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活动作为重中之重,从源头上加以遏制。
部署各地对正规门店进行全面清查,对兜售盗版及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地摊和无证照经营者坚决予以取缔,对网上侵权盗版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今年以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在开展的迎世博和迎亚运“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中,高举保护知识产权旗帜,把打击侵权盗版出版物作为重点任务,世博会、亚运会期间重点地区的市场面貌明显改观。据统计,上海世博会期间,沪苏浙三地共查缴侵权盗版出版物520万余件,查办相关案件668起。
今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从10月份开始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强化对市场的巡查和对印刷复制企业的检查,梳理出一批侵权盗版案件进行重点督办。目前,该专项行动正在稳步推进。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列为重点督办案件的河南新乡“9·03”非法盗印案3名主犯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至10年,并处罚金30万元至10万元。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还联合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两次下发通知,对26个重点案件进行挂牌督办,陆续破获了一批侵权盗版出版物大案要案。
严厉查处非法违规报刊,维护新闻出版秩序
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共收缴非法报刊392.7万份,并加大了查办假报刊、假记者、假记者站和假新闻的查处力度,共破获各种“四假”案件371起。
据介绍,针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广大教师在职称评定中需要发表学术论文的市场需求,非法出版各种教育类期刊并收取版面费牟利的突出问题,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在北京、山东、广东和海南等地开展了打击非法教育类期刊专项工作,重点督办了群众举报的18起重点案件,并已严厉查处了“《中国教育学刊》非法出版案”等一批案件。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扫黄打非”工作将对非法出版物的制作、出版、印刷、复制、运输、仓储、销售、传播等各环节进行全程查缴,加强查办案件尤其是查办大案要案,打击犯罪者、震慑违法者、警示跟风者、教育从业者,鼓舞广大群众,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在社会上形成认同、支持、参与“扫黄打非”的良好舆论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扫黄打非”的积极性。
追根溯源、查办案件、协调部门、发动群众。2011年,“扫黄打非”工作将继续谱写一路正义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