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王正伟:"十二五"将走有特色的兴区富民发展道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12月2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当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面对党中央、国务院的新要求,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新态势,面对全区600多万回汉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宁夏将在“十二五”期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打造民族团结和谐的模范区,使宁夏快步走上一条有特色的兴区富民道路。新华社记者 刘泉龙 摄    

    新华社银川12月29日电(记者杜晓明、马俊)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2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面对党中央、国务院的新要求,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新态势,面对全区600多万回汉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宁夏将在“十二五”期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打造民族团结和谐的模范区,使宁夏快步走上一条有特色的兴区富民道路。

    “十一五”期间是宁夏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期,这5年是宁夏发展最快的5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5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

    王正伟说,近年来宁夏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尤其是今年力保应对金融危机成果,克服节能减排压力,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0亿元,增长13%以上,是1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随之而来的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宁夏建成了一批重要的能源、交通、水利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以银川市为中心、地级市为主干、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的富有宁夏特色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全区城市化率达到48%。不仅如此,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全国第28位提高到第2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居西北第一,生态移民、劳务移民、教育移民步伐加快,5年消除绝对贫困人口15万人。

    虽然宁夏是小省区,但是能源尤其是煤炭相对富集,仅宁东地区探明煤炭储量就达到273亿吨,远景预测资源量达到1394亿吨,具备开发建设大型现代化火电基地和煤化工基地的条件,也是宁夏发展煤化工支柱产业的重中之重。因此,宁夏按照主体功能区区划,把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确定为“一号工程”,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到今年年底,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煤炭、电力、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初具规模,基本完成了启动期建设任务。

    王正伟说,宁夏靠挖煤、卖煤发展经济的历史正在终结,现在走的是一条资源高效利用和低消耗、低排放的循环经济之路。我们要把宁东打造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能源基地和现代产业聚集区。因此,煤炭、电力、煤化工项目建设全部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确保宁东基地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依靠宁东再造一个宁夏工业经济总量。

    “天下黄河富宁夏”,母亲河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穿越10个城市,养育了宁夏600多万回汉儿女。如今,“天下黄河富宁夏”有了新内涵:宁夏正在建设沿黄城市带,打造黄河金岸,给经济跨越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十二五”期间,沿黄城市带更承担着带动产业聚集、人口集中、城乡统筹、山川协调的重任。宁夏沿黄10个城市以全区57%的人口、43%的土地,聚集了80%以上的产业,创造了9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具备建设区域性城市群的基本要素和条件。今年6月,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培育宁夏沿黄经济区,推动沿黄城市带建设,形成省域经济增长点。宁夏的构想是以建设国家级重点经济区为目标,把宁夏作为一个以黄河金岸为核心区的大城市来规划和经营,把黄河作为一条景观河来保护和管理,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的移民可以沿着黄河居住,在黄河两岸集中,从而实现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和经济大发展。

    到过宁夏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三面环沙,极度缺水,就是在这样一个脆弱的生态环境当中,宁夏人50年来坚持不懈防沙治沙,通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禁牧封育、防沙治沙、湿地保护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成为我国第一个“人进沙退”的省区,也筑起了祖国西部的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王正伟说,宁夏受土地沙化威胁最为严重,而且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阶段,必须在保护环境中有序开发、在有序开发中保护环境,坚持抓生态就是抓生命,宁可暂时牺牲一点GDP,也不破坏环境,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宁夏北部引黄灌区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是全国十大新天府之一,但是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十年九旱”,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矛盾突出,必须把贫困人口从中南部地区转移出来,实现异地安家、创业和致富。王正伟说,生态移民是从根本上扶贫的可行之路,是“拔穷根”的治本之举,未来5年是宁夏生态移民的攻坚时期,按照“人随水走、水随人流”的思路,35万人将从生态失衡、干旱缺水的地区搬迁到有水、靠路、近城的地方,让移民富起来、村庄美起来、生态好起来。

    2007年以来,宁夏各级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以每年办30件实事的民生计划为总抓手,将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生计划。去年,宁夏又将民生计划列入人代会议程,提交人大代表审议,及时把改善民生的意愿上升为共同意志,使民生计划不仅成为“民心工程”,而且成为“法治工程”。在3年多的时间里,宁夏实施了人饮解困、教育均衡、卫生惠民、城乡安居等一系列民生计划,社会反响很好,群众满意度很高。以今年的“一个鸡蛋工程”为例,宁夏为中南部贫困山区义务教育阶段39万名农村学生每人每天补助一个熟鸡蛋,就很好地增强了贫困中小学生的体质。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鸡蛋,但对很多贫困家庭来说却是一个大工程,关系到南部山区每个孩子、每个家庭。

    从目前看,宁夏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仍处于一个攻坚克难、爬坡追赶的发展阶段,经济欠发达仍是宁夏最大的区情。王正伟说,面对宁夏发展的现状,我们“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必须积极主动抢抓发展新机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以项目为载体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要任务的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着力推进以生态治理和节能减排为抓手的生态环境建设,以沿黄城市带为支撑的特色城市化,着力推进以生态移民攻坚为重点的扶贫开发进程,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相关链接
· 王正伟:用正规则勇敢面对"潜规则"遏制"潜规则"
· 王正伟强调:集思广益 确保规划更加科学和完善
· 王正伟主持会议听取为民办30件实事落实情况汇报
· 王正伟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国际沙漠旅游博览园规划
· 张毅王正伟在银川会见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一行
· 王正伟:让创业成为惠民生、促发展的有力抓手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