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竟平介绍,截至2010年11月底最新统计,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38.9亿元,占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总投资的45%。其中2010年1—11月份完成投资348.8亿元,这一投资规模相当于前7年的总和。目前工程建设、库区移民、治污环保等工作取得显著进展,这也意味着南水北调建设全面提速,为确保东线工程2013年通水、中线工程2014年汛后通水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目前,南水北调已进入施工和移民的高峰期,也是实现如期通水的关键期。截至目前,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累计下达南水北调工程投资1101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干线76个设计单元工程已开工建设56个,累计完成投资637.8亿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1.1亿元。
部分完建工程持续发挥效益。中线优先建设的京石段(石家庄至北京)应急供水工程实现通水,累计向北京调水6.45亿立方米,北京成为首个受益城市。中线丹江口水库今年汛期,三次泄洪削减洪峰,累计泄洪逾百亿立方米,发挥了防洪综合效益。东线江苏三潼宝工程和山东济平干渠工程发挥排涝效益;济平干渠工程试通水运行,累计泄排涝水近2.2亿立方米,向济南小清河补水3亿多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地方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工程投资计划进展情况公布(2010年9月)
截至2010年9月底,南水北调办已累计下达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投资999.7亿元(含初步设计工作投资14.2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32.7亿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106.5亿元,南水北调工程基金99.0亿元,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242.2亿元,贷款319.3亿元。
工程建设项目(含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63.7亿元,占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总投资1596.6亿元的42%,其中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累计完成投资87.1亿元和576.6亿元,分别占东、中线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总投资的68%和39%。详细阅读>>>
南水北调工程全面推进 部分完建工程效益初显
新华社武汉10月13日电(记者 田建军)我国水资源调配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南水北调工程,“十一五”期间工程建设、库区移民和治污环保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部分完建工程防洪和水资源调配效益初显,为实现“十二五”期间按期通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又是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示范工程,2002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根据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的工程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南水北调工程将实现通水目标,其中东线一期工程于2013年通水;中线一期工程于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详细阅读>>>
南水北调湖北丹江口库区7万多外迁移民完成搬迁
新华社武汉11月29日电(记者吴植)记者29日从湖北省移民局获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丹江口库区外迁移民搬迁任务已全部完成,累计搬迁7万多人。至此,湖北省的南水北调移民工作将转入后续稳定发展和库区“内安复建”的新阶段。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旨在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优化水资源配置。位于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库区共需动迁安置约33万人,包括湖北18万人和河南15万人。其中,湖北库区的外迁移民有7万多人,安置地区包括省内的武汉、襄樊、荆州、荆门、随州、仙桃、潜江、天门等。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