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 卫敏丽)记者从中央编办获悉,中央编办“12310”举报电话运行5年来,共接到群众来电近万个、传真1000多件、电子邮件5000多封,300多项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得到了纠正,近百名责任人受到了党纪、政纪或者组织处理。各省(区市)、市、县编办“12310”也及时受理了群众举报。
中央编办监督检查司负责人表示,“12310”在及时发现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维护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严肃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5年12月,为维护机构编制纪律,及时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各级编办设立了全国统一的“12310”举报电话,专门受理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举报。机构编制部门从此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据介绍,“12310”举报电话主要受理超编进人、擅自设立机构和提高机构级别、擅自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越权审批机构编制、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事项等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的举报。举报人可直接拨打“12310”向所在地机构编制部门举报,或通过在“12310”前加拨相关区号,向异地或上级机构编制部门举报。
2006年3月,某省一位即将调离的县长在其离任前,违规个人签批同意该县多家党政机关突击进人30余人,导致多个党政机关超编。中央编办“12310”接到电话举报,及时交有关省编办查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编办迅速会同省纪检、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进行了查办,对该县突击超编进人的行为进行了纠正并全省通报批评。结果,这位县长被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其新任的职务。
集中统一管理是机构编制工作的根本制度,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事项,会严重干扰机构编制管理秩序。2009年3月,中央编办“12310”接到电子邮件举报,反映有关部门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事项。经中央编办与该部门沟通,该部门收回违规文件修改后重新印发。2010年5月,中央编办“12310”再次接到传真举报,反映另一部门同样存在“条条干预”问题,中央编办与该部门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电话回复各地编办,相关文件不作为调整机构编制事项的依据。
在将处理情况反馈举报人时,举报人说,中央编办监督检查司重视群众举报,敢于顶真碰硬,坚持原则,是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尖兵。
中央编办监督检查司负责人表示,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不仅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而且造成一些地区和部门机构林立、职责交叉,人浮于事、财政负担沉重,影响了政府的高效协调运转。在这个意义上,机构编制违纪违规是一种危害性大、后果严重的行为,必须予以坚决查处。
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央编办将继续加强“12310”举报受理工作,综合运用法规赋予的通报批评、建议改正或者责令限期纠正、予以纠正、建议财政部门对超编人员不予核拨经费、建议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等手段,切实加大查处力度,做到“事事抓落实,件件有回音”。对于一段时期内的普遍性问题,还要开展专项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