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探访“建平大丰玉米芯制品公司”(1月20日摄)。辽宁省建平县一起发生在两年前的学生“集体中毒”事件,最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民们纷纷质疑:众多学生“集体中毒”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何至今说法不一?当地一家为群众诟病的生产糠醛的化工厂到底有没有重大环境污染隐患,是否一直威胁周边居民身体健康?近日,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到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调查此事。经调查发现,“集体中毒”事件至今仍让学生及家长心有余悸。事发前,张家营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小学生359人、初中生584人。事发后,学生一度拒绝到校上课,部分家长提出转学。目前,学校有在校小学生231人,初中生388人,与事发前相比合计减少学生324名。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记者探访“建平大丰玉米芯制品公司”发现,糠醛废渣露天堆放在紧临锅炉房的空地上,直接由工人作为“燃料”填到锅炉里(1月20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在辽宁建平大丰玉米芯制品公司的展示墙上,悬挂着不少荣誉证书(1月20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在辽宁建平,一位当地群众在展示2009年9月镇政府发布的“致张家营子镇广大群众的一封信”(1月20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在辽宁建平,当地群众在讲述2008年发生学生“集体中毒”时的情景(1月20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