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
●140万住房困难的农牧民全部迁入新居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3.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发展新基础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经常听说,“十一五”奠定了西藏发展的新基础,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启了西藏的新时代。您怎么看这个评价?
张庆黎:“十一五”时期,西藏发生大变化,首先是交通。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开辟了西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随后,我们建成了那曲物流中心,拉萨至日喀则的铁路也已开工建设。农牧民依托青藏铁路,发展农家乐、民俗旅游,办起出租车队、采石采砂场等,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3.9%,去年全区人均纯收入达3990元。
记者:除铁路之外,其它交通情况的变化如何?
张庆黎:2010年7月1日,随着阿里昆莎机场的正式通航,西藏7个地区已有5个通航,目前已有航线19条,通航城市达16个。
随着墨脱公路的关键性工程——嘎隆拉隧道近日打通,这条公路可在2012年建成通车,届时将结束我国最后一个县不通公路的历史。5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了5.8万公里。目前,全区7个地市全部通油路,73个县中有60个县通了油路,所有乡镇及80%以上的建制村通了公路。全区私人拥有汽车20多万辆,相当于1/10的人有私家车。
记者:迄今为止,“十一五”是西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最大的时期吗?
张庆黎:是的。2010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0亿元,增长16%,5年来累计达到1630亿元,是“十五”的2.3倍,超过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投资总和。到2010年底,中央确定的“十一五”180个项目全部开工,新增和调整的8个项目全部得到落实。直孔电站、巴河雪卡电站、狮泉河电站投入使用,青藏直流联网工程、藏木水电站、旁多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这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西藏发展的新基础。
“安居工程”目标完全实现
记者:西藏在全国较早提出在农村实施“安居工程”,目前这一工程的进展情况如何?
张庆黎:我们在2006年初作出承诺:用5年时间让全区住房条件较差的27.48万户、140万农牧民群众全部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目前这一目标已完全实现。我们在新建和改善农牧民住房的同时,还整体推进农村水、电、路、讯、气、广播电视、邮政和优美环境“八到农家”工程,今年安排5.27亿元,实施500个建制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现在农村的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都有了很大变化。
记者:西藏农牧民在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有了哪些明显改善?
张庆黎:5年来,我们大幅增加教育、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累计达到521亿多元。教育、卫生、社保三项支出以及农牧民的培训经费均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1到3倍。全区实现了“普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2%。97%以上的乡镇新建了卫生院,所有县乡都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多数建制村配备了乡村医生和必要的医疗器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区覆盖。乡建有综合文化馆站,村建有“农家书屋”,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90%多。
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
记者:西藏提出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的特点表现在什么方面?
张庆黎:西藏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西藏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理解所谓“特点”,就是要充分考虑西藏的特殊情况,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着力培育一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西藏特色的优势产业。
记者:西藏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生态环境实际上很脆弱。我们怎样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张庆黎:我们目前已在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将从根本上奠定修复与重建西藏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维护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功能,并增强西藏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计划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这不仅对我国,也将对全球区域环境与气候产生积极影响。
记者:展望“十二五”,西藏未来五年的目标是什么?
张庆黎:我们初步拟定“十二五”重点项目255个,规划总投资6037亿元,其中“十二五”投资3000多亿元。下一步要加快拉日铁路、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旁多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施工建设。“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努力实现每个地区都建有机场的目标,要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万公里。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注重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更加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增长、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有机统一。到2015年,保持经济跨越式发展势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